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4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1、长课文教学讲究适当的取舍,尤其要注意精讲。本文的教学,应在“中”和“好”字上下工夫,应重点分析范进这一人物形象,并与孔乙己进行比较。

2、方法上以默读体会、比较鉴赏为主。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并把握其特点,理解范进中举的悲剧及其社会根源。

2、体会作品的讽刺性和戏剧性效果,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超的讽刺艺术。

3、提高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知、欣赏艺术形象的能力,为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恶,反映了当时的世态炎凉。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范进,他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多次,直到54岁才中举。几十年的痴情追求,一旦功名到手竟高兴得发了疯,命运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范进中举》。

二、教学重点突破

1、从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切入:

抓住范进中举发疯时集中体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一段话,作为全篇教学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分析范进中举前后地位的变化,理解人物性格及思想情感,深刻认识全文主题。

师:范进中举后发疯时说:“噫!好了!我中了!”这句话中,哪一个字道出了他发疯的根本原因?谈谈范进中举发疯时大叫“好”的内涵是什么。

2、从品味对联切入: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这副对联生动地概括了全文内容,体现了文章主旨。从中我们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不仅仅是读书人,还包括像胡屠户、众邻居这些目不识丁的平头百姓。

3、从人物形象比较切入:

比较《孔乙己》《范进中举》中的主人公的异同。(小组讨论,作多角度探究比较。)

三、教学难点突破

教学难点──理解对比手法,鉴赏讽刺艺术。用引导点拨法和讨论法来突破难点。

师:如何在小说中运用讽刺艺术?

学生讨论后明确:通过对比、夸张的手法达到讽刺效果。

对比形式:

1、通过人物的种种丑态和高贵身份的对比,收到强烈的讽刺效果。

2、通过同一人物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揭示矛盾,形成对比。

四、拓展延伸

1、英国作家爱德华·福斯特写过一本小册子《小说面面观》。他把文学中的人物分为扁平的和圆形的两种,称那些类型化的、容易辨认的人物为扁平的,而称那些有多侧面的、性格复杂的人物为圆形的。

2、阅读《儒林外史》全书或与范进有关的章节。

──摘自《语文建设》2006年第9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提到泪,我也累了
以棋达意,献给母校百年华诞的礼物
蜡烛与电灯
母爱深深
星球大战
漫话寒假生活
秦始皇兵马俑见闻
我的爷爷
春姑娘来了
有趣的拍卖会
饱满的“向日葵”
考试时刻
我眼中的妈妈
20年后的世界
《青少年法制教育》观后感
简论年轻教员课堂教学语言书面化趋势分析及对策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兼职辅导员工作思路的创新
浅析哈佛大学的办学之道
试析中外联合办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试论普通工科院校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培养模式探析
试论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思考
浅谈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析
试析构建学校特色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试析高职订单教育模式的实施与思考
简析台湾《师资培育法》对我国大陆地区教师教育的启示
试析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试析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理念革新
试析民族院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品格教育的策略研究
试析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大学生党建网络平台的探索与思考
《岳阳楼记》写作特点
《岳阳楼记》疑难解析
《岳阳楼记》课文评点
读《岳阳楼记》后有感
《岳阳楼记》的文体
《岳阳楼记》知识延伸
读《岳阳楼记》有感
《岳阳楼记》解词
《岳阳楼记》问题探究
《岳阳楼记》写作借鉴
《岳阳楼记》写作特色
《岳阳楼记》字词活用
《岳阳楼记》语句特点
《岳阳楼记》通假字
《岳阳楼记》课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