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3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及《儒林外史》。

2、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从描写中了解社会。

3、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人物动作、语言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感知艺术形象。

【教学步骤】

一、析题与作者、作品简介

二、检查字词预习

1、布置预习,查字典给自己认为的难点字词注音,并解释。

2、课堂习题检查:

按要求填空(在括号内填拼音或字词):

星宿(xiù)

xūn(醺)

紧攥(zuàn)

带挈(qiè)

腆(tiǎn)

啐(cuì)

桑梓(zǐ)

解释下列词语:

狗血喷头

商酌

不省人事

唯唯连声

体统

桑梓

三、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快速默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号。

2、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范进中举,作者着意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

3、以“中举”为界,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12)

4、再次读文,从范进的遭遇中,对范进生活的那个社会有什么认识,摘录下反映那个社会的状况的语句。

三、对比手法的运用

1、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将范进中举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并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⑴家境

⑵地位

⑶别人的态度(胡屠户/另有邻人)

⑷本人态度

2、思考:范进一生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利禄,为什么当他得知真的中举后又发疯了?课文是怎样描写疯态的?(第五自然段)

齐读、品味:细节描写、侧面烘托。

范进发疯,疯得有层次: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四、深入分析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

思考:

1、作品中看似闲笔的地方,往往大有深意。作者描写范进中举的疯态及前后不同境遇,我们对范进生活的社会有哪些了解?

2、课文中还有哪些语句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3、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态度如何?

五、感知艺术形象

1、思考:根据范进的言行,说说范进对待科举的态度。概括范进这一形象的特点。

2、范进形象的典型性、典型意义。

思考: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在当时类似的状况并非仅有,课文中哪里透露这一社会状况?

3、其他人物形象:

⑴胡屠户: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后)的市侩形象。

⑵张乡绅:拉拢攀附,老奸巨滑。

⑶众乡邻:嫌贫攀富,前倨后恭。

六、刻画人物手法

1、以人物自己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2、运用细节描写、侧面烘托。

3、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

七、作业布置

比较孔乙己与范进形象。

八、练习学写讽刺语

【板书设计】

中举前

对比

中举后

生活每日小菜饭

乡邻奔走效力

乡试无盘缠

殷勤送礼

卖鸡换米煮粥

张乡绅百般拉拢

观世宝

尖嘴猴腮

才学高

天上星宿

地位

癣虾蟆

不三不四

品貌好

贤婿老爷

忍气吞声

喜极而疯

卑怯畏缩

圆滑世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班主任
泡泡
我是友谊守护神
玩具失窃案
芒果树死因调查报告
镜子
清明扫墓记
我想有个星期八
新世纪房屋
我最喜欢的老师
包饺子
我愿做一根牛毛
我的心真的放下了吗?
江门
神奇的课桌
信访工作月报告
《大卫不可以》读书心得个人书评
xx县行政服务大厅2006年度工作总结
分析评议阶段简报
小学数学科组总结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总结(企业公司)
XX镇江河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个人全面工作总结
XX市工商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报告
xx县行政服务大厅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企业党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全面总结
2006年农业大学团委工作计划
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县委部署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分析评议阶段回头看01
“税收强制措施”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增值税专用发票“身份证”管理模式探微
论我国公益、救济性捐赠的所得税法律制度
税收竞争有害论质疑(一)
电子商务与税收
另一种视野下的税收法定主义
宪法视野下的财政法——探究宪法与财政法的互动
税收竞争有害论质疑(三)
税负转嫁几个问题的再探讨
社会保障费改税势在必行
1999年税收政策主要变化一览
我国税收立法权转授有悖于税收法定主义
论出口退税制度的法理基础
税收的优先效力
关税减让对经济的影响
《听听,秋的声音》学法指导
故都的秋
《秋天的雨》近义词反义词
《秋天的雨》词语解释
四季雨雪四季情
立秋食俗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
天道立秋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杂谈
《秋天的雨》好词好句
雨天的歌
绚丽的秋天
毕国瑛简介
《听听,秋的声音》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