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6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学习通过对话、对比的细节等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阅读──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教学重点】

1、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与动作。

2、对比、夸张与直接写实在讽刺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旧小说中的雅语与口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国封建社会,要改写个人命运,大多数人只有凭借参加封建科举考试,凭“中举”才能实现。可惜有人中举了,却疯了。这使我们文学人物画廊中又多了一位典型人物──范进。今天,我们就借吴敬梓的眼睛,通过范进及其身边人来见证封建科举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巨大威力,以人观社会,以人感受科举。

二、课前热身

1、作家、作品简介(指生叙述)。

2、字、词正音释义(小黑板示):

星宿(xiù) 斋公(zhāi) 醉 xūn(醺) lài(癞)蛤蟆 yán(阎)王 紧攥(zuàn) 带挈(qiè) 腆(tiǎn) 啐(cuì) 嗑(hé) 讳(huì) 兀(wù) 绾(wǎn) 轩敞(chǎng) 瘟(wēn) 桑梓(zǐ) 作揖:拱手行礼。

倒运:倒霉,交上坏运。

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

商酌:商量,考虑

不省人事: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省,知觉,明白。

三、合作探究

1、阅读整体感知:

明确:本文是《儒林外史》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它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灵魂,摧残人才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穷形尽相地表现了封建末世的世道人心,对各类市侩小人,进行了有力的鞭笞和嘲讽。

2、互动研讨:

① 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将选文分成“中举前”和“中举后”两部分。

② 阅读第1、2两段,思考这两段有哪些地方能表现范进的社会地位与经济状况?在这种情形下,他仍偷偷参加乡试,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一问表现范进家境贫寒,社会地位低下。

二问表现出他对功名的热衷。

③ 阅读5~12段,思考:范进中举之后地位,经济状况发生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范进对胡屠户的态度有何变化?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中举之后,范进地位马上提高,被称为“范老爷”。

张静斋送钱送房子,预示他从此将走上富贵之路,他对胡屠户的称呼由“岳父”转为“老爹”,可见他性格中有虚伪的一面。这都表现他已被科举制度所腐蚀,所同化。

四、反馈练习(小黑板示)

1、《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 小说。作者 ,字 ,安徽省全椒县人, 代小说家。

2、《范进中举》一文的中心事件是 。小说极力描绘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揭露了 。

五、课堂小结

内容小结(指生概括)

方法归纳:

1、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

2、运用前后对比的写法展示人物性格。

六、巩固练习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板书设计】

范进中举

中举前 屠户贺喜

范进借钱

范进中举

中举后 范进发疯

屠户治疯

乡绅来拜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小说的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对故事情节和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我们已经对故事情节和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我们讨论学习范进等人的性格特点及社会意义,课文在刻画人物形象上的写作特点。

二、合作探究

1、以胡屠户为例,分析本文的讽刺艺术。

提示: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讽刺艺术。讽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夸张、反语以及直接写实等。思考本文主要用了哪几种形式?结合胡屠户形象的分析逐一进行说明。

明确:主要用了对比、夸张和直接写实三种。

2、对比胡屠户对范进的前后态度变化。

明确:称呼:“现世宝”──“贤婿老爷”

外貌描述:“尖嘴猴腮”──“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贺礼:“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动作:“腆着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那手早颤起来”“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通过对比,表现出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

3、找出文中运用夸张手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指导学生分析夸张对人物性格的表现作用。)

4、划出文中最后一小节描写胡屠户动作的词语,分析其作用。

明确:胡屠户的动作“攥”“舒”“缩”“揣”及“紧紧”“连忙”两个词活画出他那副贪财虚伪的小人相。

5、总的来说,胡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明确:他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市侩形象,他欺贫爱富,贪财虚伪,庸俗怎么。

三、相关链接

我们前面还学过一位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形象──孔乙己,孔乙己与范进有什么异同之处?

明确:异,范进终于中举,而孔乙己直到临死“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

同,同受封建科举的毒害,都迂腐至极,都不会“营生”,对社会的摆布都同样的软弱无力。

四、反馈练习(问答)

1、作者是怎样描写范进的疯态的。

2、联系全文看,范进发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范进中举发疯说明了什么?

五、课堂小结

1、内容小结:

本文与《孔乙己》相比,是通过一个中举的人,围绕“中举”这一事件,描写各色人等的种种丑态,从而揭露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揭露当时社会中超炎附势的世态。作者用了对比、夸张、直接写实的手法对这些人物进行描写,讽刺,大大加强了文章的批判性。

2、方法归纳:

① 以人物自己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② 运用细节描写,侧面烘托。

③ 运用夸张,对比手法进行讽刺。

六、巩固练习

比较《范进中举》与《变色龙》的讽刺艺术。

学生回答后明确:《变色龙》的讽刺写法主要是对比与直接写实。它的直接写实就是奥楚蔑洛夫的每一次言行,其中还借助于道具──军大衣来增强讽刺的效果。而它的对比并非简单的前后对比,而是奥楚蔑洛夫的五次变脸,每一次都与前一次形成对比。《范进中举》除了对比与直接写实外还运用了夸张。

【板书设计】

范进中举

穷秀才 对比

范进 胡屠户 张乡绅 邻人 中举(直接原因)

富举人 趋炎附势 世态炎凉 权贵攀附 (根本原因)

夸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幸福的一家
电脑课真好
你我之间
乒乓球大战
我的自画像
一件小事
毛毛生病了
真情
一件开心事
威风的教训
我快乐,我成长!
五子棋大战
献给人类的一首诗
妈妈的二三事
德育工作总结
教导处工作总结
收费站团支部工作总结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2004年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小学少先队工作总结
2007年学校党委工作总结
个人年终总结
2007年年度个人思想工作总结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工作总结
机关党支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
税务工作总结
200x年工作总结(市委办公室编辑部)
省委先进性教育督导小组工作总结
xx局办公室工作总结
200x年度档案工作总结 (xx镇)
解决“三农”问题的三大战略抉择
赋予农民土地财产权:一种法社会学的解释
农民增收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
村民自治的绩效评估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
浅议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供给
加强农村党的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地的财产权利
村(居)委员会选民资格认定之剖析与探讨
“三农”问题的根在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土地资源与权力网络 ——民国时期的华北村庄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封建社会的农村生产关系
爱发问的名人
第四纪冰川
地质时代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李四光简介
《奇怪的大石头》好词好句
《奇怪的大石头》学法指导
地球的构造
李四光的伟大成就
李四光与石头
《奇怪的大石头》近义词反义词
关于化石
不相信中国没有石油
《奇怪的大石头》词语解释
《奇怪的大石头》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