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从香菱学诗说起──王维《使至塞上》名句赏析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到香菱学诗,林黛玉叫香菱看《王摩诘全集》等。过了几天,香菱再向林黛玉请教。小说里说: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诗歌的品读、赏析中,怨恨多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香菱以这两诗为例,谈出了自己读诗的感悟,实在是妙极了。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接受唐玄宗旨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从长安出发,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在赴边途中,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五律。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我们似乎联想到诗人轻车简从,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正因为这一联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林黛玉问香菱可领略了些滋味,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是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问她从何处见得,香菱就选择这一名句来谈体会,可算是道出了王维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无疑显示了香菱在林黛玉的指点下,悟性高强,诗意勃发,深具灵性。
同学们,你在学习的时候,是否从香菱学诗勤学好问、字斟句酌、咀嚼品析的过程中,得到一点有益的启示呢?
──《学习报 语文专版》2007年8月17日第7期总第963期第二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天使
- 我家有台榨汁机
- 课前2分钟
- 魔法童年
- 十六岁
- 打油诗
- 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 天
- 拥抱四季
- 菜田里
- 梦
- 地球妈妈,您别再哭泣了
- 我是一朵雪花
- 雨后的阳光
- 怀念母校
- 取得时效制度概述
-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基本构架(1)论文
- 初探培养大学生太极拳学习的圭观能动性
- 对不动产征收的私法思考
- 优化南昌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环境的对策研究(1)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 论诚实信用(下)
- 反公用事业垄断若干问题研究
- 论公共体育课的有效性教学及其策略
- 和谐共存抑或理念冲突
- 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外语教学
- 南昌物流企业发展策略研究(1)论文
- 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管理研究
- 商法中之诚实信用原则研究
- 浅论基因纠纷中法律责任的司法认定
- 忠诚与智慧共铸《出师表》奇文
- 谈谈《三国志》
- 诸葛亮生平几大疑案
- 易中天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
- 《出师表》有关资料
- 《三顾茅庐》探源
- 三顾茅庐无其事
- 今天再看《出师表》
- 论陈寿的历史哲学思想
- 《出师表》主题辨
- 西晋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
- 三国战略观
- 《出师表》中的“桓、灵”二帝
- 《隆中对》译文
- 诸葛亮与“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