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从“香菱学诗”谈作文教学
最近,一位即将毕业的师专中文系学生写信来和我谈作文教学之道,让我这做老师的若有所失,又若有所想。就《红楼梦》四十八、四十九回“香菱学诗”谈起吧,聊表愚见,以作答复。
先看黛玉一上来对香菱说的几句话:“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的。”寥寥数语,就把律诗的要点全部说清楚。第一是律诗的基本格律要求。同样,在一切文体中,都有其一般规律特点,这是每一位做教师的必须向学生支持的,但并不就此为止,这还不够,即第二是特殊情况,“若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的。”这样就较全面。香菱听了黛玉的话后,立即有所领悟,一边谈了过去读书的心得和疑点,一边总结道:“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规矩,竟是没事的,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香菱学得核心,其领悟处首先在于“竟是没事的”这五个字上,这不是说不要格律,而是说诗的好坏不在这个上。即我们作文中,也不是不要文体的一般规律,而作文最终目标不是对文体的把握。
黛玉又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是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不以词害意。”黛玉不愧是位好老师,不但简明扼要,而且善于启发式教育。这在我们中学生中,亦是常见现象,搜肠刮肚,罗列词藻,看上去,文辞华美,细一推敲,没有任何意旨。而黛玉却注意到了这一点,让学生思想注意到“词句新奇上”,接着又予否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立意”、“意趣”的“真”上,这样引导学生认识到诗的较为本质的问题了。
同样,在其它文体中,“体”仅仅是形式,而文章的构筑材料词、短语等亦只是表象,只有“立意”才是精髓。对于中学生尤其应注意这方面的培养。香菱理解力高,说到“意趣真”,她接下说道:“我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听了不对头,马上指出说:“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一人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似当头棒喝,给学生一个警告。在这里黛玉非常重视在教育学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我心中的活雷锋
- 她
- 我们班的“搞笑大王”
- 烤肠
- 那令人伤心的秋天
- 宋丽婷同志面面观
- 我敬佩的一个人
- 我们班的小霸王
- 爱看书的我
- 一件破衣裳
- 我家的那个丫头
- 我
- 家有“美”人
- 小逗豆啊!小逗豆
- 我----搞怪的我
- 虚伪的告密者
- 简论市场经济转型的话语逻辑
- 水生态文明法治发展研究
- 情势变更原则适用效果之探讨
- 浅谈案例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应用
- 民商事仲裁运行机制对仲裁公信力的影响
- 失地者对征地补偿金自我管理问题及对策
-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渊源分析
- 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之历史回顾与创新探索
- 浅谈目前公益诉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基层信访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 论人大监督与司法裁判的良性互动
- 试析我国行政纠纷非讼解决机制的法律完善
- 性贿赂入刑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基本途径
- 咏柳
- 画风
- 北京亮起来了
- 语文教案-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 春雨
- 难忘的一天
- 小蝌蚪找妈妈
- 悯农(二)
- 识字学词学句(二)教案设计2
- 雷雨
- 日月潭
- 狐狸和乌鸦
- 识字学词学句(一)教案设计1
-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 识字学词学句(二)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