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从“香菱学诗”谈作文教学
最近,一位即将毕业的师专中文系学生写信来和我谈作文教学之道,让我这做老师的若有所失,又若有所想。就《红楼梦》四十八、四十九回“香菱学诗”谈起吧,聊表愚见,以作答复。
先看黛玉一上来对香菱说的几句话:“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的。”寥寥数语,就把律诗的要点全部说清楚。第一是律诗的基本格律要求。同样,在一切文体中,都有其一般规律特点,这是每一位做教师的必须向学生支持的,但并不就此为止,这还不够,即第二是特殊情况,“若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的。”这样就较全面。香菱听了黛玉的话后,立即有所领悟,一边谈了过去读书的心得和疑点,一边总结道:“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规矩,竟是没事的,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香菱学得核心,其领悟处首先在于“竟是没事的”这五个字上,这不是说不要格律,而是说诗的好坏不在这个上。即我们作文中,也不是不要文体的一般规律,而作文最终目标不是对文体的把握。
黛玉又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是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不以词害意。”黛玉不愧是位好老师,不但简明扼要,而且善于启发式教育。这在我们中学生中,亦是常见现象,搜肠刮肚,罗列词藻,看上去,文辞华美,细一推敲,没有任何意旨。而黛玉却注意到了这一点,让学生思想注意到“词句新奇上”,接着又予否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立意”、“意趣”的“真”上,这样引导学生认识到诗的较为本质的问题了。
同样,在其它文体中,“体”仅仅是形式,而文章的构筑材料词、短语等亦只是表象,只有“立意”才是精髓。对于中学生尤其应注意这方面的培养。香菱理解力高,说到“意趣真”,她接下说道:“我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听了不对头,马上指出说:“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一人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似当头棒喝,给学生一个警告。在这里黛玉非常重视在教育学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燕子飞行记
- 我发现了科学
- 音乐喷泉
- 路灯赞
- 我的老爸
- 爱学字的爸爸
- 迎春花
- 妈妈的唠叨
- 茶乐
- 让环境污染远离我们
- 操场上的笑声
- 人生的支点
- 我家的猫咪
- 泰国人
- 生活带来的启示
- 市区农贸市场中大豆的检测
- 国内矿业权交易市场的思考
- 谈对不同特征房地产的营销策略
- 对保健品市场的特性与销售策略刍议
- 国内商行的市场营销刍议
- 谈论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管理
- 人文理念在房地产企业营销中的运用
- 老北京布鞋的华丽转身
- 国内羊毛市场交易模式比较简析
- 对农贸市场的计量管控综述
- 乡镇文化市场监管模式研讨
- 乡镇文化市场管控新方法
- 议我国企业营销渠道模式的发展方向
- 对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 运用现代营销策略发展唐山麻糖
- 吴 淞:《江南的雪》
- 刘长春:《江南无雪》
- 《雪》拓展学习
- 《雪》疑难解析
- 莫泊桑:《雪夜》
- 刘湛秋:《雪》
- 《雪》主题思想
- 《雪》内容提要
- 《雪》类文阅读
- 《雪》知识延伸
- 《雪》问题探究
- 《雪》重难点讲解
- 毛志成:《雪之梦》
- 《雪》写作特点
- 《雪》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