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教学艺术──读《红楼梦》有感
翻新时间:2023-08-05
林黛玉的教学艺术──读《红楼梦》有感
一本《红楼梦》在手里翻来覆去,最终还是停留在“香菱学诗”一节,大多读过《红楼梦》的人,总会对这一节留有印象。细细读罢,闭目沉思,禁不住对林黛玉的教学艺术拍手叫好。
黛玉教香菱学诗时,不是煞有介事地高谈阔论一番,让学生“闻”而生畏,而是颇为随便地对香菱说,“作诗有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你看,黛玉短短数语,便总结出了作诗的基本常识,既强调了要领,又消除了香菱学诗前对诗的神秘恐惧,一下子就把香菱引进了艺术的门槛。
听了黛玉的话,似乎茅塞顿开的香菱轻松地言道:“原来这般规矩,竟是没事的,只是有奇句为止……”针对香菱的话,黛玉又因势利导,指出作诗立意要紧,倘是意趣真的,词句修饰不妥,也使得的。在这里黛玉强调了“立意”“意趣”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将香菱对诗的感悟引向深一层的艺术境界。
教,是为了不教。坚持启发式教学是黛玉教香菱学诗的基本原则。无论是诗歌理论的讲解,还是指导香菱阅读欣赏,她都始终贯彻了这一原则。
一次,香菱对黛玉说:“王维的五言律诗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有情。”黛玉听后,首先对香菱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予以肯定,接着又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使香菱完成了从抽象理解到具体感知的学习过程。
如果说,在引导学生探求新知的过程中,不故设屏障,善于拨开迷雾,探幽发微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的话,那么,林黛玉一步一个脚印地引领香菱步步步入诗歌艺术殿堂,则不愧为一名顶尖的优秀教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西安肉夹馍
- 湘西美食
- 家乡的桂花酥糖
- 美丽的校园
- 我爱我的小台灯
- 放风筝
- 灭蚊灯
- 垃圾
- 爱
- 厨房里的大怪物
- 对话
- 我爱我的文具盒
- 野菊花
- 气泡泡
- 为自已喝彩
- 现行法中抵押权实现制度的一些缺陷及完善
- 西部地区金融创新路径探讨(1)论文
- 谈武汉城市圈建设对湖北产业结构的影响(1)论文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理解与适用
- “绿色”物权的法定化
- 关于黑龙江省公共体育课整体模式的研究
- 浅析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 基于调动高校学生参与公共体育课积极性的对策研究
- 青少年运动员足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 浅析代理权的审查
- 姓名权本质变革论
- 关于提高师专女生公共体育课质量探讨
- 商事登记立法的几个宏观问题
- 论物权法中的私人自治原则
-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策略研究(1)论文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从《唐雎不辱使命》谈新课改创新教学
- 《隆中对》主题思想
- 《隆中对》译文
- 历史上的曹操
- 《隆中对》词类活用
- 《隆中对》结构分析
- 《唐雎不辱使命》反思
- 《隆中对》教学实录及反思
- 《隆中对》通假字
- 《隆中对》课文题解
- 《三国演义》简介
- 我眼中的秦王──《唐雎不辱使命》教学案例
- “三顾茅庐”是怎么回事
- 《隆中对》文言句式
- 浅说三国──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