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2
由“黛玉教香菱学诗”想到的
《红楼梦》第48回生动地描写了香菱学诗的故事。香菱从一个做诗的门外汉,到最后做的诗“新巧有意趣”,其学习过程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林黛玉可以说是香菱学诗的惟一的老师。教学伊始,黛玉对香菱说:“我虽不通,大略也教得起你。”其中既有谦虚,又含自信。那么黛玉是怎样教香菱学诗的呢?
其一,多鼓励,树信心。香菱学诗的动机不过是心里羡慕,能否把这个动机转化成为巨大的动力,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黛玉一方面夸香菱是一个“极其聪明伶俐的人”,并预言其“不用一年工夫,不愁是一个诗翁了”。也许正是在黛玉的鼓励下,香菱学诗才达到了“茶饭无心,坐卧不宁”的痴迷程度。换言之,如果黛玉也像宝钗那样,说香菱“呆头呆脑”,那么香菱早已望“诗”却步,垂头丧气了,哪还能以苦为乐,忘我学习呢?
其二,多阅读,讲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从古至今,许多人都意识到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关键是怎么读。不加选择、囫囵吞枣?还是讲究方法、循序渐进?黛玉选择了后者。她让香菱精读王维、杜甫、李白的诗,以这三人做底子,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这种阅读方法,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其效果不言而喻。
其三,多练习,超文本。不经过反复练习,不可能提高写作能力。就同一题目《月》,香菱前后共写了三首诗,前两首都告失败。黛玉究其原因,香菱不是“读的诗少,被他缚住”“就是过于穿凿了”。针对这种状况,黛玉鼓励香菱“只放开胆子去做”,这不是和我们现在提倡的超越教材的理念一样吗?放开胆子,易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作灵感,只有这样,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
除上述之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香菱的学习过程中,作为教师的黛玉没有采用灌输的做法,而是和香菱处于平等的地位,主张讲究讨论,方能长进,让香菱畅所欲言,谈学习心得,就其不足适当点拨。这一方面了解了香菱的学习状况,教时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调动了香菱的积极性,培养了香菱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由此看来,香菱后来写的诗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固然与她的刻苦认真有关,但如果没有黛玉的科学指导,恐怕也难有成就。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方法体现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回首千年16
- 回首千年27
- 回首千年4
- 回首千年17
- 回首千年20
- 幻想西游
- 回首千年2
- 回首千年5
- 回首千年19
- 回首千年14
- 回首千年(大结局)
- 回首千年15
- 回首千年18
- 回首千年26
- 回首千年3
- 骨碎补在中医骨伤科的应用
- 改进古生物史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 驻阿美军中将:阿富汗军队能接替美军独立行动
- 计算机理论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 心脏为什么长在左边
- 我国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要具备30项基本要求
- 中朝举行今年首次鸭绿江海事联合巡航
- 健康资讯
- GPU恐成最大帮凶未来病毒运行技术前瞻
- 从中医学解析红酒养生之道
- 压不死的深海动物
- 计算机理论浅谈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 计算机理论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
- 计算机理论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 总部提高边海防一线巡逻分队伙食费补助标准
- 唐诗三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示例.
- 说“木叶”教学设计..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示例二.
- 雷雨..
- 17、《陈情表》..
- 林黛玉进贾府·.示例之一.
- 《荆轲刺秦王》.示例.
- 《祝福》创新.[5课时]..
- 《诗经》两首(伐檀|硕鼠)·.示例(之二).
- 陶渊明诗两首(归园田居|饮酒)..
- 词两首(沁园春·长沙)·.示例之一.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示例一.
- 《沁园春 长沙》...
- 词两首(沁园春·长沙)·.示例之二.
- 再别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