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关于《史记》

关于《史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关于《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开创了纪体和书表的编写体例。体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三十世家(记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五个部分,共五十二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世史学研究有深远影响。

《史记》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人民性。它对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腐朽方面,作了大胆、深刻的揭露。如《酷吏列传》反映官吏的残暴,《魏其武安侯列传》揭示外戚的弄权和相互倾轧,都写得很出色。即使是封建帝王身上的劣质,如汉高祖的无赖和权诈、汉武帝的好大喜功和迷信鬼神,也都用不加讳饰的笔调给予尖锐抨击,是难能可贵的。书中对社会各阶层人物的活动有广泛而生动的描写,特别是对下层人民的才智功德作了鲜明的肯定和表彰。《陈涉世家》专门为农民赵义领袖陈涉立传,高度评价了他在推翻秦王朝统治中的“首事”之功。《刺客列传》歌颂荆轲、聂政等刺客的抗暴精神。《魏公子列传》里着重赞扬了侯赢、朱亥这些市井之民的才智和侠义。《货殖列传》则通过商贾活动的描述保存了极为珍贵的古代经济史料。政治家、军事家、学者、文人、游侠、倡优、医者、卜者各类人物都在书中留下栩栩如生的剪影,构成色彩斑烂的巨幅社会生活画卷,加上作者对所记述的人和事“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态度,是《史记》的思想价值高出于后来一切官修史书之所在。当然,《史记》也有其局限性。司马迁的历史观基本上仍是唯心主义的,有些记载对个人的历史作用作了不适当的夸大,有关封建迷信的神异传闻未能全完剔除,宿命论的思想也时有流露。

《史记》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项羽、刘邦、樊哙、李广、荆轲、蔺相如、信陵君等,给人以巨大的感染力。作者善于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和典型细节的描写来表现各种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鸿门宴》一场,就是在暗伏杀机的宴会场面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中,使得有关人物的个性得到活龙活现的表现。叙事技巧上,剪裁有致,繁简得当,极富于故事性、戏剧性。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截取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片段来概括蔺相如的事迹,不但叙事集中,人物形象也十分突出。《史记》里还汲取了大量民间口语,语言精炼生动,尤其是书中人物的说话都写得口吻毕肖,确切传神;叙述中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也增加了文章的艺术力量。这些成就使得《史记》成为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予后人以无穷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唐宋以后的古文家把它作为写作古文的楷模,后来的戏曲、小说从中吸取大量创作素材,至于作家“发愤著书”的精神,更成为优良的民族传统一直保存下来。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是并不过分的。

《史记》一书在司马迁死后略有缺佚,由西汉元帝、成帝时的士褚少和孙补撰了《武帝本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几篇,并补充了武帝后期的若干材料。通行的注本有南朝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另有日本人泷川龟太郎的《史记会注考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镜子
我的班主任
神奇的课桌
江门
新世纪房屋
包饺子
泡泡
玩具失窃案
清明扫墓记
我是友谊守护神
我想有个星期八
我的心真的放下了吗?
我最喜欢的老师
我愿做一根牛毛
芒果树死因调查报告
信访工作月报告
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个人全面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科组总结
xx县行政服务大厅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县委部署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大卫不可以》读书心得个人书评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总结(企业公司)
分析评议阶段回头看01
企业党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全面总结
分析评议阶段简报
xx县行政服务大厅2006年度工作总结
2006年农业大学团委工作计划
XX镇江河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XX市工商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报告
宪法视野下的财政法——探究宪法与财政法的互动
增值税专用发票“身份证”管理模式探微
税收竞争有害论质疑(三)
论我国公益、救济性捐赠的所得税法律制度
另一种视野下的税收法定主义
社会保障费改税势在必行
论出口退税制度的法理基础
关税减让对经济的影响
税收竞争有害论质疑(一)
1999年税收政策主要变化一览
我国税收立法权转授有悖于税收法定主义
税负转嫁几个问题的再探讨
电子商务与税收
税收的优先效力
“税收强制措施”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放风筝
《风筝》好词好句
传统风筝与吉祥寓意
《风筝》词语解释
二月东风放纸鸢
《风筝》教学杂谈
风筝分类
现代风筝
《风筝》近义词反义词
欠黥
中国风筝的玩法
风筝简史
《风筝》学法指导
放飞风筝 放牧心情
风筝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