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三顾茅庐无其事
三国时代,刘备求贤若渴,曾经亲到隆中,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共图大事。这一故事,陈寿的《三国志》中已有记载:
“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三国演义》对此事更是大加渲染,竟把“凡三往,乃见”五个字敷衍成为上万字的小说,从徐庶走马荐诸葛写起,详写三访经过,直到把诸葛亮请出山为止。写得波澜起伏,情节十分感人。读者感动之余,也就更加相信三顾茅庐是真人真事了。可是非常遗憾,笔者可以郑重地告诉读者:三顾茅庐实无其事。
要了解历史真相,必须考查“三顾”一事的根据何在。说书、演戏是根据《三国演义》编出来的,《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敷衍而成的,《三国志》的根据又是什么?那就是诸葛亮自己写的《前出师表》中的一段话: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驰驱。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三顾”一事,根据仅此一条,此外没有任何旁证。倒是与此相反的根据却很不少。如魏代史书鱼豢所撰《魏略》中就说:“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这里说得很清楚,是诸葛亮去见刘备而非刘备去访诸葛亮。除《魏略》外,当时还有一部史书《九州春秋》也有同样的记载,内容大同小异。这些史书都比《三国志》早出,所记载的史实是当时人记当时事,比《三国志》更为详尽、可靠。陈寿撰《三国志》,没有采用这些史书的说法,却采用了《前出师表》的说法,是轻信了诸葛亮自己说的话。
我们仔细核查史实,足以证明诸葛亮说了假话。说假话并非都是坏事,诸葛亮这一次的假话中包含了他的一片苦心。刘备临终向他托孤,请他辅佐刘阿斗。现在他要统兵北伐去了,无暇内顾,唯恐阿斗不争气,在后方做出出格的事情,所以向阿斗谆谆告诫,并且编出一个“三顾茅庐”的故事,来说明刘备对诸葛亮是如何尊重,如何信任,阿斗就更应该听诸葛亮的话。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番假话是有了效果的,诸葛亮北伐期间,阿斗在成都太平无事,诸葛亮也就解除了后顾之忧。
真相的揭开,无损于诸葛亮的品德,反而更能说明他的苦心孤诣,他的伟大与崇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太空城的保险公司
- 我的小伙伴3
- 暑假生活剪影
- 有意思的小鸡
- 我家的小鸭子
-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 秦兵马俑(导游词)
- 幸福岛的沉没
- 树根和树叶
- 暑假里的收获
- 小仓鼠
- 我把机会错过了
- 有趣的鸽子
- 飞向月球
- 牛
- 建筑中的不发火地面
- 土木工程学子就业方向在哪里
- 某冬期施工方案策划纲要
- 建筑制图与审图
- 智能大厦的系统规划
- 施工组织、施工方案的区别及审核
- 未来五年建筑行业8类人才将成新宠
- 地下商业建筑空间发展目的及意义
- 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
- 住宅电气设计
- 浅谈钢结构建筑的绿色施工
- 建筑工程报价了解以及决策应用
- 地下商业建筑空间的发展及意义
- 关于《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
- 未来居住区规划的设计
- 《棉鞋里的阳光》美文欣赏 阳光
- 《月亮的心愿》教学重点
- 《月亮的心愿》整体阅读感知
- 《棉鞋里的阳光》同步练笔
- 《月亮的心愿》重难点分析
- 《月亮的心愿》重点问题探究
- 《月亮的心愿》重点字词的意思
- 《棉鞋里的阳光》写作练习 我的家
- 《月亮的心愿》教学难点
- 《月亮的心愿》老师语录
- 《棉鞋里的阳光》美文欣赏 爷爷和奶奶
- 《棉鞋里的阳光》趣闻故事 “寿比南山”的由来
- 《棉鞋里的阳光》考点练兵
- 《月亮的心愿》重点字词梳理
- 《月亮的心愿》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