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诸葛亮与“三顾茅庐”

诸葛亮与“三顾茅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诸葛亮与“三顾茅庐”

一种较普通的意见认为,诸葛亮因避汉末战乱,在隆中躬耕读书,隐居十余年,常自比管仲、乐毅,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在颍川徐庶的推荐下,三次到茅庐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帮助自己打天下,这就是妇孺皆知的“三顾茅庐”。刘备在“三顾”之后得见诸葛亮,与之纵论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占据荆、益二州,安抚益州西部诸戌、南部夷越,整顿内政,外与孙权结好,协力抗曹,逐步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颇中刘备心意,而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

另一种意见认为,关于刘备和诸葛亮最初相识过程,《魏略》和司马彪所著《九州春秋》均记载是诸葛亮先主动去求见刘备,而没有“三顾茅庐”和“隆中对”。如果说“三顾茅庐”和“隆中对”在历史上还是存在的话,那么是诸葛亮首先主动去求见刘备,他毛遂自荐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前提和基础,脱离这一基本史实便成了不可信的天方夜谭。其实,《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不敢否定诸葛亮自荐的史实,只是为了神化诸葛亮作了艺术处理,把“三顾茅庐”提到诸葛亮自荐之前。现今高校文科教材或其他书著也采用这一顺序,实际上是错误的。当时的事实是,诸葛亮在曹操雄师即刻南下,刘备及其事业正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同时也在自身前途命运处于转折性的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毅然摒弃等待观望,主动出山投奔刘备。否则,在“生物竞争,适者生存”的残酷现实社会里,在嫉妒猛如虎的险恶人世环境中,诸葛亮会不会被埋没就很难说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春雨
车,还是车
第一次发言
老人的一天
我想拥有快乐的童年
小径见真情
麻雀之死
感动
美丽的风信子
失去自由和被他人背叛?
新学期
校园的早晨
请不要玷污了纯真的童心
雕刻心中的天使
爱的旋律
从权利角度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
浅议“安乐死”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简述用三维目标引领数学课堂教学
嘉兴“红色经济”投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论文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问题研究
浅谈以学习论为基础建构体育教学策略
关于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山区县旅游开发初论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1)论文
移民工程对三峡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1)论文
律师风险代理若干问题探讨
深圳房产价格的经济学思考(1)论文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与金融政策研究(1)论文
广东电子行业海外拓展策略研究(1)论文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精神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能力训练与素质培养
笑靥千秋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轻松练习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背景知识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多音字辨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重难点讲解
一代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词语解释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文评点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心思想
思念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内容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