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出师表》学习要点及方法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其实蜀汉已从猇亭(今湖北宜郡)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文章采用议论、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历来被认为是“表”中的名篇,应注意诵读课文,品味语言。
《出师表》前半部分是临行时进谏,后半部分表明此行夺胜的决心。学习时解决如下问题:
1、诸葛亮出师伐魏的原因。诸葛亮在这篇表文的开头就提到“益州疲弊”,却又要出师伐魏,这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其实不然。要弄清这一点,必须首先了解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和伐魏前的准备工作。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始终是联吴抗曹,他用了五年时间(公元223~227年)来为伐魏做准备。主要措施有:
⑴ 跟吴国通好;
⑵ 加强内政建设;
⑶ 平定南方的叛乱。此外,从表中“兵甲已足”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在这五年里诸葛亮在战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文章的脉络。阅读本文应着眼于“出师”这两个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看作者怎样说明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地显出来了。
3、表的“陈情”特点。“陈情”就是把内心的真情实感说出来。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二者都带有抒情的色彩。
本文以议论为主,学习时应着重分析本文的议论内容和表达的条理性。文中诸葛亮叙述了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流露出他忠于蜀国,忠于刘备父子的感情,应明确这些记叙、议论和抒情所起的作用。前面已学过《隆中对》,对三国形势和诸葛亮的为人,以及他和刘备的关系已经有所了解,学习时应充分利用这些旧知识。把《隆中对》和《出师表》联系起来读,既可以从旧课文中得到启发,便于阅读新课文,又可以用新课文中的内容来加深对已经读过的旧课文的理解。除文中少数语句必须通过讲解或查工具书理解外,绝大部分语句可以参照注解,互相启发,自行弄清大意。但文章内容上的重点是什么,往往不好把握;对于诸葛亮是怎样突出他的论述重点的,更难以体会得深刻,应加强诵读,把握文章要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是“孙悟空”
- qq问问
- 龙眼
- 太阳和月亮
- 读《列宁小时侯的故事》有感
- 告诉我走路的人
- 数学测验
- 未来的桥
- 我的爷爷
- 森林里的故事
- 假如我会克隆
- 雨
- 今天我来改作业
- 枇杷树
- 牵牛花
- 建筑智能化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简述
- 智能建筑地下汽车库管理系统电气设计
- 补偿变压器式照明稳压节能装置
- 浅谈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
- 智能建筑弱电设计的若干技术问题
- 五星级酒店和高层公寓智能化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现代化体育场馆照明设计要求
- 访客可视对讲系统设计方案
- 电力线路占地的法律问题
- 智能建筑中各类弱电设计通病
- 民用建筑中的弱电系统及其集成
- 变电站直流监控系统
- 对民用住房低压配电系统防雷的研究
- ABB变频器的常见故障及维修对策
- 变电设备安装技术要求
- 《珍珠泉》 重点语句探究
- 《珍珠泉》 重点字词意思
- 《珍珠泉》 教案讲义1
- 《翠鸟》 考点练兵 B组
- 《翠鸟》 写作指导
- 《珍珠泉》 整体阅读感知
- 《翠鸟》 写作素材
- 《翠鸟》教学目标
- 《翠鸟》 考点练兵 A组
- 《翠鸟》教学难点
- 《翠鸟》教学重点
- 《翠鸟》 美文
- 《珍珠泉》 作者简介及作品介绍
- 《珍珠泉》 重点字词梳理
- 《珍珠泉》 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