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朗读时把握《我爱这土地》昂扬、深沉的意境和激昂悲壮的感情基调;《乡愁》哀伤柔美的意境和感情基调。
2、通过理解诗歌的所描写的对象(意象)来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鸟的形象、土地、河流、风、黎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我爱这土地》中几个意象的象征意义;《乡愁》中意象的组合及主题升华。
【教学设想】
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品读、析读中通过文中象征意象来把握诗歌的内涵,分析诗句的表现力,从而理解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主要教学过程为启发方式展开问题──诱导思维进行讨论──积极发言探究互动──拓展文本创新阅读。
我爱这土地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⑴ 朗读《我爱这土地》,体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诵这首诗?
⑵ 朗读、品味诗句,概括艾青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⑶ 《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对象是哪几个?核心是什么?为什么在描述对象前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
⑷ “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象征了什么?诗人对这些意象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指导学生寻找背诵思路,快速背诵课文。
有感情地朗诵(比赛)
四、拓展阅读
进一步探究:诗人为什么会有这么炽烈的为祖国而献身的爱国热情?
赏析诗歌《给战斗者》(节选)、《假使 我们不去战斗》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指导学生以“假如我是……”开头,写一段诗,注意分节和分行,尽可能用一些意象来表达情感。
乡愁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⑴ 《乡愁》一诗是撷取了哪些意象抒发情感的?有什么特点?
⑵ 所有的文学创作都要讲究形式美,诗歌尤其如此。《乡愁》一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⑶ 《乡愁》诗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前后四次重复,这样有什么好处?
⑷ 《乡愁》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诵读时应如何把握诗的感情基调和朗读节奏?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指导学生寻找背诵思路,快速背诵课文。
有感情地朗诵(比赛)
四、拓展阅读
赏析其它乡愁诗,如:席慕容的诗《乡愁》、舒兰的《乡色酒》。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选择自已最拿手的方式来演绎这首诗(读诗、唱诗、讲诗、问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同桌
- 这就是我
- 妈妈
- 钟哥哥
- 我的好朋友
- 哥哥
- “辣妹”
- 我的表弟
- 我的动物家庭
- 调皮王
- 我的姥姥
- 小时候的我
- 我的爸爸
- 钢牙妹
- 老师
- 中国与加拿大经贸合作的方向与前景展望(1)论文
- 外贸结构的非均衡机理探索(1)论文
- 制度因素与贸易的边界效应(1)论文
- 对古代丝路贸易与北宋白银货币化探析(1)论文
- 中美铜版纸反补贴案对我们的启示(1)论文
- 中美贸易摩擦及其解决机制研究(1)论文
-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探究(1)论文
- 对国际投资协定中的非歧视性原则问题研讨(1)论文
- 浅析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WTO规则的关系(1)论文
- 指导中国对外贸易理论的重新审视(1)论文
- 浅析山东省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1)论文
- 中土油气合作方式与对策探讨(1)论文
-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1)论文
- 国内区域贸易、国际贸易与国家竞争力(1)论文
- 基于市场结构的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理论发展(1)论文
- 《邓稼先》教学设计2
- 高一语文《过秦论》 教学设计示例(二)
-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2(两课时)
- 七年级下学期《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示例
- 《核舟记》教学设计2
- 高中二年级语文《窦娥冤》 教学设计示例(一)
- 《过秦论》 教学设计示例(一)
- 小学五年级 田忌赛马 教学设计2
- 《邓稼先》教学设计1
- 《公输》教学设计1
- 《核舟记》教学设计1
-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一课时)
- 小学五年级 田忌赛马 教学设计
- 《公输》教学设计2
- 高中二年级语文《窦娥冤》 教学设计示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