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1941年12月15日,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侵略军投降。日军占领香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分子。1942年春,戴望舒也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酷刑的折磨,但他并没有屈服。在牢狱里他写了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就是其中的一首。
据冯亦代回忆:“我昔日和他在薄扶林道散步时,他几次谈到中国的疆土,犹如一张树叶,可惜缺了一块,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张完整的树叶。如今他以《残损的手掌》为题,显然以这手掌比喻他对祖国的思念,也直指他死里逃生的心声。”
这首诗,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描写沦陷区阴暗,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面缀连。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摩,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使诗章透现出和煦明媚的色彩。可以说这首诗既是诗人长期孕育的情感的结晶,也是他在困苦抑郁中依旧保持着的爱国精神的升华。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并不回避直接抒发和对事物进行直接评价的陈述方法,但思想情感的表达,主要还是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运用幻觉和虚拟是创作这首诗的主要手法。诗人在狱中,想像祖国广阔土地好像就在眼前,不仅可以真切地看到它的形状、颜色,而且可以感触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这种虚拟,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挚的情感。诗人在虚拟性的总体形象之中,又对现实事物作了直观式的细节描绘:堤上的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发出的芬芳,以及长白山的雪峰,夹着泥沙的黄河,岭南的荔枝花等。这一些细节描绘正透露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所遭受的沉重灾难所产生的哀痛。值得注意的是,在直观式的细节描绘之中,诗人还运用“虚拟性想像”的手法:触到水的“微凉”,感受到长白山的“冷到彻骨”,黄河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都是直观式描绘中存在的想像与虚拟,是诗的开头“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一幻觉的具体化。至于写到蘸着“没有渔船的苦水”,“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以及在写到对解放区的热爱时,说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则是在想像性的虚拟中,结合着隐喻和明喻。尤其是“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一比喻的恰切,包含的感情的丰富性,一再受到人们的称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气鬼――蒋林
- 我的非常姐妹
- 镜子里的小女孩
- 我们班的“四大妖男”
- 我的小伙伴
- 胆小的我
- 我
- 我怕狗
- 我们班的“大皇帝”
- 现在的我
- 我的老爸
- 家有三“虫”
- 张老师
- 我班的几大类
- 林檬姐姐
- 早来的夏,奢侈的勇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亟需四大转变
- 马叙伦先生的人生传奇
- 融合提升和创新发展是开展工作的不竭动力
- 话说作家的“手写文章”
-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 汪国真,被低估的诗人和他的时代
- 服务社会 热心公益
- 响应中共“五一口号”
- 中华文脉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 引领我们前进的路
- 科技攀登中的坚守与创新
- 文化下基层 如何适销对路
- 以实际行动助力西部教育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台湾的蝴蝶谷》课堂教学实录之三
-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之二
- 《台湾的蝴蝶谷》课堂教学实录之二
- 《欢乐的泼水节》说课材料
- 《欢乐的泼水节》课文原文
-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之一
-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之三
-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之二
- 《鸟岛》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 《台湾的蝴蝶谷》说课材料
-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之一
- 《鸟岛》第一课时教案之二
- 《台湾的蝴蝶谷》课文原文
- 《台湾的蝴蝶谷》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欢乐的泼水节》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