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戴望舒的诗

戴望舒的诗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30

戴望舒的诗

戴望舒以《雨巷》的问世而闻名于中国诗坛,他早期的诗受法国象征派诗的影响较深,他对法国象征派独特的音节有很大兴味,《雨巷》被叶圣陶誉为开辟了新诗音节的新纪元,这首诗表现了象征主义轻蔑格律而追求旋律的美学特色,它以浮动朦胧的音乐暗示诗人迷茫的心境。可是《雨巷》刚写成不久,戴望舒又开始对新诗的“音乐成分”勇敢地反叛了。这种反叛主要是对新月派所倡导的诗歌格律的挑战。戴望舒针对新月派的“三美”要求,指出“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他主张以情绪的消涨为内在韵律的无韵诗的写法。戴望舒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从实践上找到了代替格律的诗形,及时地写出了《我的记忆》那样以散文美为特点的自由体诗歌,找到了“适合自己脚的鞋子”。有研究者认为由于戴望舒所起的作用,中国新诗从“白话入诗”的白话诗时代进到了“散文入诗”的现代诗时代。

在诗歌创作方面,戴望舒经由早年浪漫主义的感伤抒情到成为现代派代表诗人。他的诗作内容多写爱情的苦闷和个人的忧愁(如《我的素描》:“我是青春和衰老的结合体,/我有健康的身体和病的心”),也有抑愤之音,如《忧郁》、《古神祠前》。他的诗中所表现的抒情形象可分为两类:苦闷的孤独者;飘忽愁怨的少女。代表作有《我底记忆》、《断指》、《寻梦者》、《乐园鸟》等。这些诗作显示出戴望舒的个人特点:脱尽格律体的外壳;在日常生活中寻觅抒情意象;介乎隐藏自己与表现自己之间的艺术传达方式;现代自然口语的运用。

比如在诗《我的记忆》中,就选取了大量生活中最常见的意象:烟卷、笔杆、酒瓶等等,从而形成亲切感;全诗的语调也是平静的,不动声色,确实是一种“有节制的潇洒”。再如《印象》:“是飘落深谷去的/幽微的铃声吧/是航到烟水去的/小小的渔船吧,/如果是青色的珍珠;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林稍闪着颓唐的残阳,/它轻轻地敛去了/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在这首诗里,既是听觉意象、视觉意象的叠加,又是具象的直观与抽象的暗示(联想)的融合。中间一段是“人”感觉着自然,又仿佛是写“人”对“自然”的追随之意。无论怎样,所有的意象最后定格在“人”的意象上。这种“意”与“象”的浑然一体,“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正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主要追求与特征。也反映出了30年代现代派诗人对传统的继承,以及其所倡导的“象征派的形式与古典派的内容的统一”。

抗战爆发后,戴望舒的诗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在民族苦难中审视个人的不幸;诗中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情。洗尽铅华后的朴素诗句,有一种坚实的力度和崇高的韵致。这一时期的诗歌仍然以写实与象征方法的融合,形式上以半格律的自由体为主。此时的代表作如《我用残损的手掌》、《狱中题壁》及《心愿》、《等待》、《偶成》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开心暑假生活
我敬佩的人
学魔术
吊兰
阿公家的小猫咪
清明上坟扫墓
可爱的弟弟
一位长不大的孩子
生日宴会
芦荟
玩跳棋
急中生智
我生病了
我爱迎春花
小蜡笔
论检察机关在强制医疗程序中的权力架构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浅谈遗嘱继承公证中遇到的问题
论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
国际法追究个人刑事责任与管辖豁免问题
论情景剧在高校刑事诉讼法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公证应注意审查的问题
论合同法中连带责任的确定及作用
论新时期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
论行政合同中行政优益权的控制
遏制过度医疗行为的对策分析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民族地区现代化战略选择
试论刑事和解在现实中的新发展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之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之三
《哦,香雪》教学设计之三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之六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之五
《边城》教学设计之二
《边城》教学设计之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之四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之五
《哦,香雪》教学设计之五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之四
《哦,香雪》教学设计之四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之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故事概要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