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鼓浪屿上的舒婷
通往心灵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是诗;
一个富有正义感又富有同情心的人,总能找到他走向世界的出发点,不仅仅是诗;
一切希望和绝望,一切辛酸和微笑,一切,都可能是诗,又不仅仅是诗。
如果有人问我,中国最美丽的地方是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厦门的鼓浪屿。到鼓浪屿之前,我就读过许多关于鼓浪屿的文字,这些文字描述出了一个海市蜃楼般的纯洁世界;到了鼓浪屿之后,这个世界便定格在我的心中,成为一幅不断浮现的鲜活画面。鼓浪屿让我神往,不仅因为它的自然风光,还因为鼓浪屿上居住着一位我所喜爱的诗人──舒婷。
驱车来到海边,鼓浪屿就在咫尺之遥。从此岸望去,绿树婆娑之间,掩映着一幢幢红瓦白砖、错落有致的西式小洋楼。在轻柔的海浪中,视线仿佛在晃动,而鼓浪屿似乎也在晃动。如果是晚上,站在这里眺望鼓浪屿的灯火,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乘渡船抵达鼓浪屿,只需数分钟的时间。细细的沙滩上,纤尘不染。光滑的石板路,延伸向一户户人家。如果说上海外滩豪华建筑的富丽堂皇得让人感到压抑,那么鼓浪屿上的洋房却使人恍惚产生回家的感觉。小岛上没有任何一种机动车辆,甚至没有一辆自行车,因此听不到一点机械的噪音。岛上的居民和游客全部依靠步行,安步当车。每走一步,眼睛里都会摄入一幅清清爽爽的画面。海涛声从身后传来,浑厚而悠长。空气里有淡淡的海风的腥味,而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花草的香味。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鼻子闻的,都是只有鼓浪屿才有的景色、声音和味道。与喧嚣的对岸相比,这里是一方净土。
按照舒婷给的门牌号,我们在曲径通幽处找到了一座小洋楼,这是一个姹紫嫣红的小花园。虽然是在冬天,但这里的亚热带气候使植物生长得非常茂盛。舒婷已经在楼梯口迎接我们了。她穿着绿色的毛衣,蓝色的碎花长裙,谦和地微笑着。待我们一一坐下,舒婷的丈夫便热情地为我们端茶水、拿水果。她也忙碌着,完全是一个普通家庭主妇的模样。她的丈夫,也是一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坐在旁边的小椅子上,比舒婷还显得腼腆,含笑倾听着我们的谈话,大多数时间都保持沉默,偶尔才插两句话。
舒婷向我们谈起她刚刚上大学的儿子,他的儿子只比我小几岁,因此她也细心地询问我在大学中的生活情况。这是一个母亲最寻常也最伟大的心思。这个时刻的舒婷是最美丽的。我记得她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通往心灵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是诗;一个富有正义感又富有同情心的人,总能找到他走向世界的出发点,不仅仅是诗;一切希望和绝望,一切辛酸和微笑,一切,都可能是诗,又不仅仅是诗。”与其说生活是诗,不如说诗就是生活。有意地把生活“提炼”成诗歌,那样的诗歌就成了二流的诗歌,那样的生活也就成了矫揉造作的生活。
舒婷当年是厦门灯泡厂的锡工,因为住在鼓浪屿,上班要比别人多花半个多小时等渡轮。所以曾经“怨恨”过鼓浪屿。美丽的景致与严酷的现实常常发生尖锐的对立,这时候诗便产生了。舒婷向我们回忆当年朦胧诗潮中的往事,从容中却有一种高贵和尊严,这种特质是其他人学也学不来的。我不喜欢“新生代”女作家的张狂和飞扬,我却被舒婷的安静与温柔深深地打动了。舒婷递给我一粒新鲜的小西红柿,宛如樱桃般大小,晶莹剔透又像是玉石。她说这是鼓浪屿上产的,吸收了鼓浪屿的灵气,很好吃的。我试着尝了一颗,果然又甜又酸,汁水丰满,与那些在温室中种的味道绝不相同。舒婷看我很喜欢吃,像母亲看到孩子一般,高兴地笑了,又抓了几粒,送到我的手中。
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张苍老的照片,是几名身着军装的青年,英姿飒爽的模样。舒婷告诉我们,这是她的祖父,当年南洋水师的将军,留学欧洲学习海军,回国来希望通过军事来挽救国家命运,可是理想被现实撞击得粉碎。窗外可以望到茫茫大海,叱咤风云的前辈已经随风而逝,却留下了这幢漂亮的楼房。风吹动着阳台栏杆旁边的树叶,点点滴滴的阳光闪烁着,像顽童在跳舞。在这幢住过四代人的老房子里,舒婷讲述着往事与随想,她的讲述像一条平静的河流在自由地流淌。1980年,《福建文学》举办第11期舒婷作品讨论会。在研讨会上,舒婷曾经因为自己的诗歌被思想僵化的评论家们“歪曲”而当众失声痛哭。这件事情在当时的文坛流传甚广。用眼泪捍卫诗歌的尊严和自由,这是舒婷自己的方式。这不代表懦弱,相反,这是另一种勇气。舒婷在散文《生活、书籍与诗》的结尾处写道:“一只金色的甲虫在窗玻璃上嗡嗡地呼救,我打开窗门,目送它冉冉飞往沸削弱腾的桂花树。愿所有对自由的向往,都有人关注。”其实,包括舒婷在内的所有平凡的生命,都与那只甲虫一样,有着对自由无限的向往和渴求。我们也正是为这一向往和渴求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也是值得的代价。
曾经有一位读者写信给舒婷说:“正是鼓浪屿花朝月夕,才熏陶出一颗玲珑剔透的心。”我相信他所说的不只是鼓浪屿的景色。住在鼓浪屿上的舒婷,与鼓浪屿一样,让我每次想起都感到一种透彻的温暖。
(2000年12月05日《中国青年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人人都出一份力
- 绝招
- 风筝和围巾的故事
- 骑自行车之趣
- 春蚕
- 日记二则
- 一杯茶的爱
- 第一次做饭
- 我的好朋友——贾云展
- 春蚕
- 苹果树的变化
- 生日礼物
- 小小摄影师
- 爱的力量
- 桃花林的秘密
- 论高中英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浅谈小学数学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 大唐电信荣获2015年度国家金卡工程“金蚂蚁奖”
- 浅谈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
- 巧用拓展资源,让课堂更精彩
-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 农村中学化学课堂中有效使用“导学案”研究
- 浅谈素质教育在中学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 学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 大唐移动:4G下一站,缔造精品
-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 高中物理力学教学难点及多样化策略分析
- 浅谈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巧设问题情节的高中数学教学
- 《雅鲁藏布大峡谷》词语解释
- 雅鲁藏布大峡谷最新教案七(附点评)教学案例反思
- 雅鲁藏布大峡谷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 《雅鲁藏布大峡谷》结构分析
- 《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简说
- 知识:雅鲁藏布大峡谷简介教学案例反思
- 02雅鲁藏布大峡谷最新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 雅鲁藏布大峡谷最新教案一 教学案例反思
- 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内容
- 雅鲁藏布大峡谷最新教案六(附反思及点评)教学案例反思
- 雅鲁藏布大峡谷最新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 《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赏读
- 雅鲁藏布大峡谷最新教案四教学案例反思
- 《雅鲁藏布大峡谷》阅读提示
- 雅鲁藏布大峡谷最新教案五教学案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