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的真情;

2、学习朗读。

【教学重点、难点】

1、对诗歌感情的把握和朗读;

2、对诗中的“我”的理解。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全诗,并通过上图书馆、上网等途径查找与“四五”运动相关的史实及关于朦胧诗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祖国,一个普通的词语,却能唤起人们心底真挚而深切的情感,牵动人们的思绪走入遥远。20世纪70年代末,刚刚经过十年浩劫,面对伤痛满身的祖国,一个普通的女工在咏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她充满激情的歌唱,表达了自己与祖国命运的息息相关,她为之悲,为之喜,为之蓬勃奋飞。她虽然弱为女子,却没有回避历史责任。一个青年女子将个人质朴厚重的情感表达得撼人心房,激起无数人对祖国的加倍热爱。

二、关于诗人

舒婷,原名龚佩瑜,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1952年出生,初中毕业以后曾去插队,1972年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于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

三、整体感知

1、指定一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熏黑 xūn 隧洞 suì 纤绳 qiàn 勒 lēi

簇新 cù 笑涡 wō 迷惘 wǎng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齐读全诗。

谈谈你初读此诗后的感受。(可谈谈诗歌的大致内容或作者流露的主要情感)

3、请同学介绍自己查找的与本诗有关的史实,介绍相关背景。

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应该有着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主要体现在诗中的哪些字词上?

4、自由诵读全诗,注意结合刚才所了解的时代(创作)背景把握文章,体味情感。

四、品味与探究

1、分小组讨论: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

明确:这首诗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四组意象之中。这四组意象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上的驳船”,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表现人民在贫穷落后面前没有失望,但希望仍很渺茫;“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上了新生的起跑线上;“迷惘”“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

2、如果把全诗的每一个小节都当成是一幅画的话,那么请你试着用简洁的语言给这几幅画取名。

3、你认为诗中每一个小节后的“──祖国啊”蕴涵的感情是否一致?揣摩一下作者的感情,试着把握朗读的语气。

明确:读第一个时,要痛苦沉重而有压抑感;读第二个时,要在沉重中透露出点点希望;读第三个时,要充满希望;读第四个时,要竭尽力量表达。(至此,我们清晰地看到诗人抒写的思路,情绪由低沉而至高昂。)

4、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什么关系?全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中的“我”,既指诗人自己,也指整个古老的中华民族;“我”既是祖国肌体的一部分,也是伟大祖国形象的代表。“我”与祖国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我”有着献身祖国的热望。全诗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着摆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

5、在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方法:

⑴ 挑选学生朗读第一小节,并由学生评价效果如何,学生听取意见后再朗读一遍。看效果如何,再请第二个学生朗读。后教师示范朗读第一小节。

⑵ 按照此方法完成后三个小节的理解与朗读。

明确:教会学生在朗读前要注意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

6、配乐朗读全诗。

五、关于朦胧诗

1、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请同学们介绍一下关于朦胧诗的知识:

明确: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 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朦胧诗的特点:

⑴ 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

⑵ 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心滤”的现实。

2、谈谈本诗是否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特点。

明确:舒婷的这首诗虽算不上很“朦胧”,但具有朦胧诗的基本特征,如重视诗人自我的内心表达,运用通感、意象、象征、隐喻等写法。

3、拓展。

明确: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属于典型的朦胧诗。

六、结束语

“自然界里不能没有花。没有花的地方是荒原,是沙漠。人间不能没有诗,诗歌是人的生命的花朵。”“让我们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泽、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有趣的堆雪人
快开学了
我当哥哥了
大熊猫的故事
眼睛找朋友
热闹的新年
一场精彩的比赛
校运会
我的收获
看烟花
秋天的果园
同学
温暖与爱心
未来的文具盒
我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
浅谈高校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的冲突及其平衡
高校学生体育伤害的法律责任探究
论析地方高校教师自我导向发展模式的有效构建
浅析旅游行业现状谈旅游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试析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下实现教师自主的必要性
浅析建设三级重点学科,全面提升学科实力
浅谈教育叙事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探究
论析反思性教学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关于学校体育伤害原因及责任归属
试谈高校图书资料的文化价值
试论高校新闻教育中的职业道德培养
浅论高校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及其达成
试谈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其对策
再论大学生的道德培养问题
浅论高校内部学生管理制度执行中的学生权利保障
《我用残损的手掌》疑难解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透视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有关资料
《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指导
《乡愁》教学实录
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乡愁》课堂实录
《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思路
《我用残损的手掌》难句解析
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的诗
《戴望舒传》:戴望舒的传奇人生
《乡愁》教学反思
《我爱这土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