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遭此“尴尬”为哪般──《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反思

遭此“尴尬”为哪般──《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语文课,内容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课堂实录结尾片段:

师:(较动情地说)“拳拳儿女心,殷殷报国情。古往今来,歌咏祖国的诗歌不胜枚举。舒婷的这首诗让我们情绪激昂,感慨万端。如果不是发自心底的对祖国的爱,是很难巧妙地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情感的。同学们,你们说是吗?”

生:(漫不经心,小声地)是。

师:(目光在每个学生的脸上都停留了半秒钟)“相信同学们也会有感而发,写出你心中的那份对祖国的爱的。现在让我们模仿本文第一节的写法,把你的心声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吧”。

生:(抓耳挠腮,翻阅课本和资料的声音此起彼伏)

(五分钟后)

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示意”。

生(相互观望后,低头者居多)

师:(稍有不悦,但仍然有笑意写在脸上)“不论你写的是长是短,是平实还是生动,都显示的是你自己的能力,大胆地读出你心中的感受吧”。

(环顾四周,无一人应声)

师:(生气,烦躁,目光扫视了平常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晓宵,你来读”,“快点,别让同学们等急了。”

生1:(脸红)“老师,我还没想好”。

师:(没说话,也没示意她坐下)“兰林,你的怎么样了?”

生2:(小声地)“我是你河里的小鱼,好多年来喝着污浊的水;我是你天空的小鸟,数年来找不到栖息的巢;我是……”

众生:(哄堂大笑)

师:(尴尬、失望、不安)“算了,算了,还是别读了,课后自己写好润色加工,下节课上交流。”

(随着下课的铃声老师走出了教室,学生长舒了一口气。)

【反思】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课堂遭遇了如此“尴尬”?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室里没有了“小手如林”的“感人镜头”、没有了回答问题时“欢呼雀跃的兴奋场面”?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连我们做教师的也失去了应有的耐心和对学生满怀信心的希望?

为此,我反复阅读了陈大伟教授的《怎样观课、议课》一书,其中一位教师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语文会有很多困惑和尴尬,但我们不能选择一种逃避的方式或是推卸责任的方式。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眼神,实际上和教师的设计是有关系的。如果说学生没有兴趣,那么教师的责任就是让他有兴趣。”

再回过头来看这节课失败的原因:

1、教师对诗歌知识的讲解很少,学生“无章可循”:

诗歌讲究精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和恰到好处的意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让学生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的。平时在教诗歌的时候我们总是把作者这样写的好处分析的“头头是道”,学生似乎也“心服口服”,表面上看起来真正做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其实学生对这样写的原因并不是很清楚,更不用说换一种说法去写了,怎么看都觉得还是原文写得妙。

2、学生的品行和身体并没有一起成长:

现在,八荣八耻歌可以说谁都会唱,但真正心中有爱,行动上有落实的学生又有几个呢?我们在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让他们的身体和品行一起成长了,我实在不敢苟同。看看吧,口中唱的是一套,做的却又是一套的人大有人在,对祖国的爱变成了空洞的说教,形象可感的语言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还谈何有感而发呢?

3、学生对诗歌的练习少,没有兴趣,教师也没有起到示范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把话题作文当作学生练习的主题,很少有在诗歌方面强化训练的,平时的诗歌教学也多以朗诵、欣赏、品味为主,再加上有些诗歌晦涩难懂,学生很难从诗歌中找到适应自己的那份感觉,还有一点,我认为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写作也很重要,如果课前教师能精心准备几个这样的开头,我想会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的。

【后记】

这节课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反思之后,我又调整了思路,认真的写了几段开头,在下节课上我给学生读了自己写的小诗后,又加以引导,学生的诗情才有所激发,写起来还有点兴趣。尽管写的还很幼稚,还达不到“力透纸背”的效果,但学生只要敢大胆尝试,智慧的蓓蕾迟早都会绽放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可爱的小甲鱼
飞机航模
未来的学校
未来的书包
可爱的小金鱼
My English teacher
美丽的春天
风婆婆
洁白的栀子花
我爱我家
小乌龟
秋天的发现
My friend
自我介绍
美丽的春天
当前农村涉枪涉爆案件的特点、成困及预防对策刑法论文(1)
对公路沿线刑事犯罪的调查与思考刑法论文(1)
试论寻衅滋事罪的主观要件刑法论文(1)
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
浅谈传统文化对我校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
试论均衡量刑权的思路刑法论文(1)
如何区分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刑法论文(1)
行贿罪若干问题思考刑法论文(1)
浅析月份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浅析动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从“电脑量刑”看量刑制度改革
构建和完善社区矫正机构设置体系研究刑法论文(1)
对少年缓刑犯再犯罪问题的思考刑法论文(1)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思考(推门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思考(推门课)
《乌塔》教学后记
《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思考(推门课)
《猫》思考(推门课)
《猫》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后记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思考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思考
《乌塔》教学设计(送教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送教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