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两首》写作特色
翻新时间:2023-08-12
《外国诗两首》写作特色
祖国
笔调平实,情感真实。诗人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了俄罗斯原野的景色,还详细描述自己在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受,以及和农民一起欢乐的场景。诗人没有使用激烈昂扬的口气直接抒发对祖国的爱,只让自己的情感在寻常的生活里缓缓释放。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里,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俄罗斯祖国深切的爱,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黑人谈河流
1、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着严密的思想逻辑。我们如果仔细分析诗歌表象,似乎可以判断出这样一种思维逻辑:我认识河流──它亘古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生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
2、这首诗在语言结构上,长句、短句互相交错;四个排比句,上半句结构相似,下半句发生变化,均不相同。这样的变化既有诗行结构整齐均衡的一面,又不失之呆滞化一;既有诗行形式上的跳跃,又不失节奏上的韵律之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像篮球一样对你
- 爸爸=?
- 我想变成她
- Q币被盗之后
- 我
- 晴,无事
- 张娟娟一箭夺冠
- 一个背影
- 黄河故事
- 她
- 家有一龟
- 我是“超级大懒虫”
- 家有武术迷
- 我的哥哥
- 班上的捣蛋鬼
- 浅谈如何降低齿轮传动噪音
- 我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沉思与展望
-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人文性建构的探索
- 某城市交通噪声防治配套政策研究
- 小学数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新举措
- 民法实例研讨策略与民法教义学
- 高考试题中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应试对策
-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 《乐音与噪声》教学反思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 论民法精神在政治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 温室效应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对策
- 在探究性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悠扬乐声降血压
- 《离骚》教学设计1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3
-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2
- 劝学1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6
- 《蜀道难》教学设计2
-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6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5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8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0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3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4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