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2
《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塑造和艺术特色浅析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著名短篇小说,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的形象。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呢?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呢?下面就这两个问题作简要分析:
一、孔乙己的形象特点
孔乙己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这一形象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性格特点:
1、苦读半生、热衷科举,沉醉读书幻境。孔乙己在“四书”、“五经”中耗尽了年华,落到求乞还不肯脱下象征读书人身份的长衫。说起话“满口之乎者也”,时刻表明自己是读书人,甚至被别人戏弄,还自命不凡、孤芳自赏。
2、穷困潦倒却精神高贵。孔乙己是酒店中“唯一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的人”,尽管“长衫又破又脏,好像十多年未洗过”,他把这作为区别短衣帮的标志。甚至,遭人讥嘲,还不屑置辩。这些描写揭示了孔乙己不仅深陷贫困,而且整个灵魂已被戕害,但在精神上自认高人一等。
3、心智不悟,麻木、不觉醒。孔乙己被封建科举制度扼杀心智,遭到了丁举人等封建统治势力的凶残压迫,在读书求仕途的幻想高贵,使他走上偷书之路,遭到别人殴打,被丁举人致残,但他始终不知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
4、善良、诚实,有慈爱心。孔乙己还保存着善良诚实的一面。如教人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不拖欠酒钱等。
二、《孔乙己》在写作上的艺术特色
鲁迅先生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的形象,这个形象的塑造,在写作上也体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
1、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作品通过酒店小伙计的回忆,将小说的主要片段集中在镇口酒店这个典型环境中。利用情节的巧妙裁取,逐步完成了对孔乙己这个典型人物的塑造。比如,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排出九文大钱”时的神气,最后一次盘着被打残的腿,喝完最后一碗酒的凄惨。一个迂腐穷酸、潦倒落迫的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2、白描手法和生动的细节描写。鲁迅在小说中用简朴清晰的笔触勾勒人物形象,刻绘细腻传神的细节。如写孔乙己的脸色,最先是“青白脸色”,临终是“黑而且瘦”。又如,最先不穿短衣到最终穿着破夹袄等。这些细节对塑造孔乙己的形象有画龙点睛作用。
3、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窃书不能算偷!”“多乎哉,不多也”等独特语言,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挣”。
另外,环境气氛的渲染,人物言行的描述,为典型人物的塑造起到了很好的烘托和铺垫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班里的三大歌星
- 我的妹妹
- 我的妈妈
- 这就是我
- 她真好
- 我爱老妈
- 慈爱的妈妈
- 爱捣蛋的干弟弟
- 我的好朋友
- “他”
- 我们的新老师
- 我的同学——腾达
- 我的胆小妈妈
- 我们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 妈妈的爱
- 从一案谈“数罪并罚”
- 刑法保护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特点及疑难问题分析
- 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研究
- 律师事务所风险防控研究
- 挪用公款罪犯罪构成之重构
- 浅论法官职业保障机制建设
- 轻伤害案件中的刑事和解问题
- 对我国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效力的探析
- 分类管理下的检察人员选拔制度设计
- 外商投资房地产法律规制的反思与重构
- 办理盗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第二条的适用性探析
- 故意伤人(未遂还是故意伤害?
- 网络新媒体下律师的言论表达界限分析
- 浅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资料属于何种法律证据
- 刑事案件证人拒绝出庭作证之原因与对策探析
- 《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 《影子》教学设计之二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四
- 《比尾巴》片断赏析之二
- 《影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