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谈《变色龙》的细节艺术

谈《变色龙》的细节艺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6

谈《变色龙》的细节艺术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它是文学作品完整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生和环境景物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19世纪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的名作《变色龙》便是巧用细节艺术的典范,颇值得我们学习、玩味和借鉴。

一、巧用细节,暗示故事的时代背景

小说中三次写到“法律”。文章开头“案子”的“原告”赫留金在自诉时提到:“长官,就连法律上也没有那么一条,说是人受畜生的害就该忍着”,这是首次提到法律,看似轻轻一笔,实际上交代了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这一时代背景。第二次是在奥楚蔑洛夫听到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以后改判“案子”,赫留金申诉时提到:“他(调解法官)的法律上说得明白,现在大家都平等啦。”

赫留金说得这么认真,以为法律是自己的护身符,说明他对自己生活的那个社会、那个时代毫无认识,表现了他的愚昧无知。同时从侧面告诉人们:所谓“法律”,只不过是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工具,绝不是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第三次是在奥楚蔑洛夫听到巡警说“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后又改判“案子”时自我辩解:“那里(莫斯科)的人可不管什么法律不法律”。从警官嘴里道出法律对统治阶级来说不过是一纸空文,再次从侧面揭露了沙皇法律的虚伪性。

三次写到“法律”,不仅交代了时代背景,而且深化了主题,使作品的主题不仅仅停留在对一个小警官的揭露上,更是把矛头直接指向沙皇的专制统治。

二、巧用细节,点明人物的活动舞台

小说中三次写到“木柴厂”。小说开头写奥楚蔑洛夫“看见从商人彼楚金的木柴厂里跑出来一条狗”“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这是首次点到木柴厂,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交代了“被告”小狗和无聊的观众粉墨登场的舞台,暗示了“主审大人”变色的场所。“在木柴厂门口,他看见那个敞开坎肩的人举起右手”,二点木柴厂,再次突出“案子”发生的现场,又暗示了“原告”赫留金败诉的麦城。“普洛诃夫……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三点木柴厂,既突出了故事结束的地点,又前后呼应。

三次写到“木柴厂”,十分巧妙地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活动的舞台透露出来,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和精巧的构思艺术。

三、巧用细节,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小说中四次写到“军大衣”。小说一开头,“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出场。这件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作者以此交代了警官奥楚蔑洛夫的身份,勾画了一个外表严肃、威风凛凛的沙皇警犬形象。第二次是奥楚蔑洛夫叫跟着他的巡警“帮”他“把军大衣脱下来”。这个细节,既揭示了他因判错了“案子”猛吃一惊、浑身燥热的恐惧心理,也表现了他想借此为自己的再次“变色”争取时间以便见风使舵的狡猾,还刻画了他时时不忘摆臭“官”架子的丑陋性格。第三次是奥楚蔑洛夫又叫跟着他的巡警“给”他“穿上大衣”。这个细节,表现了心冷胆寒,想借此掩盖他刚才辱骂了狗的主人而心中更深一层的胆怯。小说结尾,奥楚蔑洛夫训了一通赫留金后“裹紧大衣……径自走了”。这个细节,在结构上前后呼应,在内容上勾画了一个色厉内荏、狼狈下场的警犬形象,进一步表示了讽刺之意。

四次写到“军大衣”,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奥楚蔑洛夫在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

四、巧用细节,反映人物的不幸遭遇

小说中六次写到赫留金的“手指头”。第一次,赫留金“把血淋淋一手指头给人们看”“那手指头也像一面胜利的旗帜”。这次细节,暗示了手指头变成了赫留金将用来要挟狗主人的最大本钱。第二次,“……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这次细节,是奥楚蔑洛夫到了出事现场挤进人群后质问当事人赫留金的,表现了警官盛气凌人的样子和想借次大耍威风的心理。第三次,“这个贱畜生无缘无故地把手指头咬了一口”。这次细节,再次揭示了赫留金想

借次要求赔偿的心理。第四次,“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了……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在这时的奥楚蔑洛夫看来,手指头俨然成为赫留金“敲竹杠”的罪证。第五次,“你这混蛋,把手指放下来!不用把那蠢手指头伸出来……”这时的手指头更是成了赫留金冒犯名种狗和将军哥哥的铁证。第六次,“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了这家伙的手指头!”这时的手指头已变成奥楚蔑洛夫夸耀小狗“咬人”美德的好口实和媚上欺下的好阶梯,已成为麻木的看众尽情讥笑赫留金的好把柄。

六次写到“手指头”,表面上反映了奥楚蔑洛夫对手指头的态度变化,实际上反映了赫留金在狗咬人案件中的不幸遭遇,人不如狗,稳操胜券却败下阵来,真可谓“偷鸡不成反落了一身臊”,收到了很好的讽刺效果。

契诃夫在这篇《变色龙》短篇小说中娴熟地运用了细节艺术,三写“法律”,三写“木柴厂”,四写“军大衣”,六写“手指头”,十六处细节描写有力地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效果,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或许正是这部名著至今仍散发着醇香的艺术魅力的一个原因所在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事
妈妈
一件小事
续写《桑娜拉开帐子以后》
妈妈,我生命中的太阳
冬天的雪
《钓鱼的启示》
生活因挫折更精彩
美丽的夜空
秋天
当爷爷不在我身边
其实我不想长大
班级趣事
我的母亲
我家乡的石拱桥
仁布县受援互动后的巨大变化
卫生局工作计划
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总结
**局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
XX中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总结报告
xxx卫生局2006年工作总结
卫生局2005年度工作总结和2006年度工作思路
先教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大总结
卫生局工作总结
少年宫支部保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阶段总结
2006年上半年卫生局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关天财政供养(救助)人员清理工作小结
人才交流中心工作总结
卫生局二00五年度工作总结
分析评议阶段工作总结
关于对西方学者误禳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澄清
试论人如何超越自我
对公共财政的理性思考
简析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当代价值
试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刍议
建立和完善税源监控体系
税权划分的理性思考(会员资料)
“公共财政论”的再质疑
试析老子的军事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有关“费改税”的几个认识问题
浅析道德的强制性
加入WTO对我国税制的影响
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相关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税制改革若干问题的综述
论更新税收观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听课记录
《美丽的小兴安岭》同音字组词
在读中放飞激情
《美丽的小兴安岭》多音字组词
欣赏美、理解情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及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近反义词
一堂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美丽的小兴安岭》形近字组词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为什么说像利剑一样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思路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断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