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有关杰克·伦敦的文学常识。

⑵ 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2、能力目标:

⑴ 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⑵ 领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3、德育目标:

体会人物在绝境中顽强求生的精神状态,引导学生感知人热爱生命本能、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诵读,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借助音乐,创设教学情境。

用音乐开启学生心扉,可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让学生体悟音乐旋律中迸发出的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2、导入新课:

生命作为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之一,中外文学史中,许多大师为探索它的真谛历尽艰辛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李清照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浩歌。为描摹生命的姿容泰戈尔勾勒了一幅“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旷世佳境。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热爱生命》更是作者为我们唱出的一曲珍爱生命的美妙乐章。

3、介绍作者:

杰克·伦敦美国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一个破产农民家庭。童年时他就饱尝生活的艰辛。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这期间,他开始阅读大量的小说和读物。16岁失业,他参加失业大军组成的抗议队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狱,几个月后出狱。出狱后,他拼命干活,同时刻苦学习,广泛涉猎达尔文、斯宾塞、马克思等人的著作。后来受淘金热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素材。从此,他埋头写作,成为职业作家

杰克·伦敦从1900年起连续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描写贫民和工人生活《深渊中的人们》、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政治幻想小说《铁蹄》等许多中长篇小说和散文集,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罪恶,有力地控诉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公开号召用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杰克·伦敦在十几年创作生涯中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大量文学报告集、散文集和论文。其中比较优秀的还有《荒野的呼唤》、《白牙》、《天大亮》、《月谷》、《墨西哥人》和受到列宁赞赏的《热爱生命》

但是到了晚年,他逐渐脱离社会斗争,为了迎合出版商的需要和满足个人的物质享受也写了不少粗制滥造的作品,1916年杰克·伦敦和他的代表作中的主人公马丁·伊登一样,在极度空虚和悲观失望中自杀身亡。

4、背景介绍:

短篇小说《热爱生命》是描写一个淘金者与饥饿、寒冷、恐慌和死亡作斗争的故事,表现出人战胜自然、生战胜死亡的积极思想。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把握小说情节

(学生复述小说情节,教师引导。)

《热爱生命》讲述的是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途中被朋友抛弃,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他已经有两天没有吃东西,并且迷了路,已经筋疲力尽,不是靠两脚走路,而是用手脚在路上爬了,他吃的是雪水,睡在露天。在荒野的六天六夜中,他仅吃了一二条水塘中的小鱼和四只刚出壳的小松鸡。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在他奄奄一息时,有一条病狼却时刻尾随着他,舔食着他留下的血迹,觊觎着他的肉体。最后淘金者用智力和毅力咬开了病狼的喉咙,凭着意志吮吸了病狼的血,并坚持着爬到了大河边。最后,他在大河边被几个科学考察人员救起,他在与大自然的拼搏中活了下来。

2、学生自由诵读思考:

小说的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

(学生概括,教师点拨。)

主人公所面临的生死考验有饥饿、恶劣的天气、个人体力的极度虚弱伤病以及野兽的威胁等。他之所以能战胜这些并顽强地生存下来,是因为他坚韧顽强、不惧艰难险阻。他虽然身体衰弱无比,并且时常处于昏迷之中,却有着惊人的意志力。在这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生死搏斗中,人的伟大与坚强也最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作品所要弘扬的正是这样一种硬汉精神。

3、学生重点研读小说最为精彩的场面:也是高潮部分人与狼最后的格斗。体会主人公坚毅勇敢拼搏的生命意志。

(学生合作探讨,教师明确)

小说的象征意味也非常浓厚,这是西方许多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小说中艰难爬行的主人公和一直尾随其后的饥饿不堪的狼所面临的选择是简单而清晰的要么战胜对方生存下去,要么被对方战胜,沦为牺牲品。主人公以他坚毅勇敢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在同狼的最后搏斗中取胜,成为真正的“强者”。小说启示人们:生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

文中主人公没有名字,仅以“这个人”指代,显然隐含着作者以他作为整个人类象征的用意,而文中的“狼”可以看作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一种隐喻。

4、学生联系《荒岛余生》中鲁滨孙荒岛求生的经历,深入领会小说的深刻意蕴

三、研读,体验延伸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与具体细节的高度统一,可以说是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一方面,这篇小说的整个故事情节都带有传奇色彩。作者将主人公安置到一个困苦险恶到极点的生存环境中,让其经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考验;另一方面,这又是一篇极为逼真的小说,我们在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很难找到人为编造的痕迹,作者准确地摹拟了主人公在特定境遇中的心理感受与意识活动。非常逼真地展示了一个疲惫、衰弱的人在荒原上的艰难求生过程,其“真实性”可谓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2、请学生绘声绘色地讲出在其他书刊或电影电视中看到过的类似的人或动物求生的故事,如沙漠、地震、海难等。

3、以生命为引线给学生介绍一些珍惜生命与疫病、灾难顽强抗争的知名作家的事迹,并引导学生阅读其作品。

⑴ 讲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事迹推荐选读其长篇小说:

《我的生活故事》和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⑵ 讲当代作家史铁生的遭遇,选读其感悟生命的文章《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等

四、课堂小结

生命是宝贵的,只要心中生命意念还在,只要不轻易放弃,再困窘的环境也能重生。这就是课文告诉我们的一个简单而实用的道理。让我们热爱生命,让我们的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五、布置作业

阅读汪国真的《热爱生命》,选取不同角度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板书设计】

热爱生命

杰克·伦敦

“这个人”:坚韧顽强、不畏艰险

饥饿、恶劣的天气

体力极度虚弱

伤病、野兽威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温暖冬至
读《草船借箭》有感
低碳减排歌谣
秋天的风景
寂寞的心
母爱
小木偶历险记
夜静阅书
社会责任感
我的女孩
可爱的妹妹
四季韵味
老鹰捉小鸡
2006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电力局经营部半年工作总结
乡2006年工作总结
收费站监控员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财贸线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思路
交通局绿色出租活动工作总结
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XX中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总结报告
文化服务中心总结
水利基建工程质量监督站2006总结及下一年计划打算
2006年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总结
财监系统2007年工作要点
先进性教育群众满意度测评总结
2006年农林局工作总结
镇2006年工作回顾及2007年工作思路
论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税收问题
略谈税收筹划及其应用
浅谈个税改革的三个观点
关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定性分析
税收筹划效果受多种因素制约
浅析“教育产业化”和“扩招”
不包括税式支出的预算,不是完整的预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中国税制改革
转型时期中央与地方税权治理机制的国际借鉴研究
电子税务:互联网提升税收征管
浅论资本利得税在我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问题
企业节税有技巧
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问题及其对策
建立适应电子商务的税收体系
俄罗斯个税改革引发的思考
张择端和它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新考
清明上河图
《古诗两首》多音字组词
《清明上河图》千年流转之传奇
张择端的身世之谜
国宝蒙冤? 故宫藏《清明上河图》已遭篡改?
“清明”与“上河”含义之谜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古诗两首》近反义词
《古诗两首》词语理解
张择端简介
《清明上河图》传说
《清明上河图》是何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