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0
轮椅上唱出激越的“生命之歌”
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们一致认为,象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也许不会长久了,她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工作而难过,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她在日记中写到:“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1970年,她随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到莘县尚楼大队插队落户,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后来,她随父母迁到县城居住,一度没有安排工作。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录华章警句,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现在她已是山东省文联的专业创作人员,她的作品《轮椅上的梦》问世,又一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助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学习英语,掌握更多的知识。从此,她的墙上、桌上、灯上、镜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写上了英语单词,还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不记10个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老师。经过7、8个年头的努力,她不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翻译了英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编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热情地为该书写了序言:《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
以后,张海迪又不断进取,学习了日语、德语和世界语。海迪还尽力帮助周围的青年,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不少青少年在她的辅导下考取了中学、中专和大学,不少迷惘者在与她的接触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变得充实和高尚起来。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这支歌的主旋律是: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挣钱啦
- 久久不归的敲门声
- 奶奶的唠叨
- 魔法学校奇遇
- 我的爸爸
- 车站里的老人
- 狡猾的狐狸
- 帅哥,今天去哪玩?
- 我的“变色龙”
- 前传第二章炼金术士(上
- 我们班的"坏小子"
- 野蛮的毕钰
- 星球大战第二版
- 我的妈妈
- 我的超级同学
- 中职学校和谐课堂现状调查
- 关于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 多种措施并举 提升英语阅读效果
- 逃离拉斯韦尔的宣传“魔咒”
- 浅析桃树栽培种植技术
- 浅谈框架剪力墙结构模板施工
- 阿瑟·韦利(Arthur Waley)英译《孟子》涉及的字、词义问题
- 煤矿地质断层构造预测探讨
- 析鲁迅《奔月》
- 学习者自主性培养与外语课堂教学改革
- 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方向
- 例谈生物教学中教师语言艺术的体现
- 超胶凝水泥制备与测试方法
-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研究
- 超胶凝水泥制备及水化性能研究
- “梦想剧场”之《威尼斯商人》简案
- 《五柳先生传》教案
-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2
-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2
- 《我的母亲》教案3
- 《春》教学设计2
-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短文两篇
- 《晏子使楚》教案
-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
- 初中语文考评课教学设计《晏子使楚》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