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9
《那树》研读赏析
1、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这与那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它的根须形成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一里一里铺过来”“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其来甚速,而“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其行极缓,两相对照,自然界生命的生长发展极为迟缓,而人类文明的发展极为迅速。自然界各物种在人类的破坏性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一种严重的不对称。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有时是好事,但有时也会是坏事,有可能人为地造成自然界生态失衡。作者没有直接表达类似的思想,但我们可以揣摩其心理,应该能体会得到上述意思。
2、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读“咬”“骨粉”和“呻吟”这几个词语有怎样的感受?从课文中再找出几个类似的词语进行品味。)
“咬”“骨粉”和“呻吟”这都是描写性、形象性很强的词语,再现了一幅人类屠戮大自然生命的图景。“咬”给人以视觉的感受,“骨粉”诉诸视觉,“呻吟”则诉诸听觉,都给人以痛苦和悲哀的感受。本来这几个词语不应当用于此情此景,但作者富于创造性,故意用这几个词语来描景写意,表达对伐树人的愤恨,所以它们在这种特殊的语境中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类似于这样表达愤恨的感情色彩的词语还有一些,如倒数第一段,“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3、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于是弱小而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每一个黑斗士在离巢后,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周,表示了依依不舍。(想像“依依不舍”的场面,说一说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种特异现象。)
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什么,可以由学生自己去自由想像,并鼓励富有创造性的想像。至于作者为什么描写这种特异现象,可以参看理解探究的“如何理解‘蚂蚁国’里的事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敬佩的人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牟琼
- 斧南
- 唐伯虎
- 老师,让我猜猜你的年龄
- 野蛮女生
- 奶奶
- 我最好的朋友
- 我们班的女生啊
- 我的奇怪老爸
- 我的爸爸
- 妈妈的手
- 老姐
- 自我介绍
- 四川:评阅“打虎拍蝇”成效
- 浅谈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 现行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
- 谈网络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 浅析骈文的发展与影响
-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 论幼儿数学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
- 市场营销方式的创新研究
- 我国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理性精神在当代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新发展研究
- 让爱引领学生在成长的芳草园幸福放逐
- 财务报销管理对高校经济的影响
- 出租汽车公司财务管理的问题分析
- 职业教育发展正当其时
- 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反思与构建
- 《珍珠鸟》教学设计7
- 《伟大的悲剧》教案
- 《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9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10
- 《口技》教学设计
- 《邓稼先》教学设计7
- 《马》教学设计3
- 《斑羚飞渡》教案
-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9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8
- 《珍珠鸟》教案设计12
- 《华南虎》教学设计4
- 《竹影》教学设计
- 《安塞腰鼓》教案
- 《珍珠鸟》教学设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