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3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才能够造就。
2、理解课文说理的方法──举事例、提观点、作阐述、得结论。
3、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并板书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二、投影简介作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7篇,共261章,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述《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
三、明确学习目标
四、放录音范读课文
五、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梳通文意
六、反复朗读,体会文意,为分析理解课文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
提问:本段列举了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思考:这六位圣贤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这在论证中属于什么论证方法?
教师小结: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说明担负重任的人,事先必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观点提供了事实根据。
2、指名读第二段:
⑴ 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的作用?
“故”收束上文,归纳论证。”也”表句中停顿,引起下文,此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⑵ 请找出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这是从哪些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这是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⑶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归纳:一是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发展一个人的才能。
过渡:文中在亮明了观点(人要担当大任,应当先受艰苦磨炼)之后,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看第三段。
3、指名读第三段:
提问:
为什么人在犯错以后才能改正?
经过了主观思想斗争。
文中哪句话是形容这种斗争的情形的?
用于心、衡于虑。
这种思想斗争的情况可以通过什么来了解?
色、声。
教师归纳:由引可见,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观点,不仅重视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强调人的主观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可以设想: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严格执法,直言敢誎的臣子,那国君就会怎样?(胡作非为,独断专行……)国外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那国君就会怎样?(安于享乐,骄奢荒淫……)如果这样,那国家必将怎样?(灭亡)所以,国君想把国家治理好,就得怎样?(苦其心志……所为,即经过艰苦的磨炼)
过渡:经过以上分析论证,作者推出最后的结论,齐读第四段。
二、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达到背诵的程度
三、作业
1、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的理解?
2、现代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你有什么看法?
【板书设计】
举实例 六位圣贤(排比)
提观点 苦 劳 饿 空 行拂
心 筋 体 乏 乱所
志 骨 肤 身 为
艰苦磨炼
作阐述
个人→国家
得结论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喜欢这样走路
- 我
- 洗鞋子
- 介绍自我
- 读书
- 我
- 我
- 哈哈镜
- 捉迷藏
- 百丈飞瀑(二)
- 我
- 我和我的家乡(诗歌)
- 我爱我自己
- 嵊州地震啦
- 好朋友
- 文明的曙光
- 新圆明园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一)
- 乡村债务规模\结构\风险及原因分析
- 2010年某园林绿化工程监理竣工总结
- 探讨城市园林绿地公用设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屋顶绿化的特殊性
- 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与法律角色及其构建(1)论文
- 法治的困惑
- 挖方岩石边坡绿化技术与方法探讨
- 某市造林绿化工程监理工作汇报
- 屋顶绿化应注意的问题
- 某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图管理规定
- 住宅小区绿化设计
- 屋顶绿化特征
- 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的绿化改造
- 《荷花》知识点精析
- 《燕子》欢快的身影带到孩子面前
- 《荷花》作家作品及相关资料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燕子》:品味美感 培养鉴赏力
- 《燕子》语文练习
- 《猫》阅读欣赏
- 《燕子》片段赏析:生动的五线谱
- 《燕子》教案1
- 《燕子》课后练习设计
- 《燕子》解析与测评
- 《燕子》同步练习
- 《燕子》课后练习:语言准确性的训练
- 《燕子》作者郑振铎 生平及作品
- 《燕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