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课型、课时】

导读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拨法、自读法、讨论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孟子及其政治主张,学生齐读投影内容)

投影一: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投影二:

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出自《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听课文录音,在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伴随音乐试读课文,初步领会语句的意思。

3、学生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⑴ 每四名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

⑵ 教师指名代表对课文进行试讲,其他学生补充更正。(文段比较容易翻译,学生能够较轻松地完成。教师对试讲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肯定)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1、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

(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2、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归纳。

(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⑴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⑵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⑶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⑷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⑴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⑵ 战争结果如何?

⑶ 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第二段中:

⑴ 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

⑵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⑶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

⑷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第三段中:

⑴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

⑵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

⑶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明确:

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师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

(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

(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四、总结

师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结构。

(指名学生总结。)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五、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⑴ 委而去之

⑵ 环而攻之

⑶ 池非不深也

⑷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⑸ 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⑴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⑵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

2、在“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这个问题上,孟子和曹刿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认为在于曹刿认为是。

3、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失道寡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群淘气包
小象历险记之二
拖鞋找朋友
女神种树
香蕉船
小猴知错就改
驴和马
笔盒里的争论
大树的自述
小象历险记之一
凤凰
狡猾狐狸与聪明小白兔
春天的童话
孙小圣旅游记
福娃运动会
2012年教学工作总结
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年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学期教学总结
低年级数学组教研总结
学期教学工作小结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数学科教学总结
三年级思品教学总结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小班教学工作总结
家养的鹅是驯化的雁
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及其防治的探讨
农村蛋鸡养殖场户搞好免疫接种
山东青岛:肉羊养殖业快速发展
对湖北省畜牧强省发展战略的思考
“畜牧局长”的“畜牧经”
棉子皮平菇菌糠在肉羊育肥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渔业水域污染与渔业养殖生产
重庆忠县将引进3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化生态循环项目
农区规模肉羊养殖场的建设
夏季肉羊养殖八注意
农村种植项目北虫草养殖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浅谈农村养殖疫病多发的原因对策
标准化规模养殖 农业增收新亮点
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现状及对策
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为一体──《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珍奇胜景 难忘之旅──《山中访友》浅析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人树相融感受情境──《山中访友》教学片段
让你的课堂“亮”起来──《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课堂因老师而精彩──听王小利老师的《山中访友》有感
《山中访友》第六自然段的锦上添花
《山中访友》教后记
发现美 感受美──《山中访友》教后记
拜访古桥朗读体验──《山中访友》教学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