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课型、课时】
导读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拨法、自读法、讨论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孟子及其政治主张,学生齐读投影内容)
投影一: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投影二:
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出自《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听课文录音,在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伴随音乐试读课文,初步领会语句的意思。
3、学生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⑴ 每四名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
⑵ 教师指名代表对课文进行试讲,其他学生补充更正。(文段比较容易翻译,学生能够较轻松地完成。教师对试讲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肯定)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1、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
(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2、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归纳。
(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⑴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⑵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⑶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⑷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⑴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⑵ 战争结果如何?
⑶ 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第二段中:
⑴ 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
⑵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⑶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
⑷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第三段中:
⑴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
⑵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
⑶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明确:
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师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
(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
(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四、总结
师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结构。
(指名学生总结。)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五、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⑴ 委而去之
⑵ 环而攻之
⑶ 池非不深也
⑷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⑸ 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⑴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⑵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
2、在“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这个问题上,孟子和曹刿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认为在于曹刿认为是。
3、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失道寡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学生学习方法谈作文
- 请不要破坏生物链
- 一角钱的互助
- 中学生如何学习
- 敬畏生命
- 互助
- 怎样防止土地荒漠化
- 藏羚魂
- 螳螂捕蝉之后
- 敬畏生命
- 鲁迅作品综述
- 生物链很重要
- 中学生学习办法
- 外公赶时髦作文
- 鲁迅作品综述
- 商务礼仪之会面礼仪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 个人魅力还是工作能力?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 OFFICE小姐的电话礼仪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 软件开发工程师成功的职业转换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与人见面怎样打招呼为好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 席间应注意哪些礼仪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 国家人事部:未来中国急需八类人才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如何修炼成高薪人?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见面问候四大礼仪样板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 韩国人的一些社交礼仪及禁忌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 海归精英谈职业规划:人生要紧就几步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白领:自我激励的九方法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初次见面如何缩短距离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 浙大推出职业规划在线测评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具有中专学历的高薪职业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 《景阳冈》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景阳冈》教案设计之二
- 《景阳冈》美文欣赏一
- 《景阳冈》教案设计之一
- 《草船借箭》美文欣赏二
- 《景阳冈》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景阳冈》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景阳冈》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草船借箭》趣闻故事
- 《景阳冈》重点问题探究
- 《草船借箭》考点练兵 阅读篇
- 《草船借箭》美文欣赏一
- 《景阳冈》整体阅读感知
- 《景阳冈》重点字词的意思
- 《景阳冈》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