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7
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一点体会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单元节选了《孟子》中的二篇著名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其中之一。这篇文章仅160余字,但字字都值得理解与回味。
在这篇文章中,孟子先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然后分层加以论证,说明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影响战争胜负的三要素中,人和起着决定作用。由此推论到“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甲之利”,而要靠“得道”,即施行“仁政”“王道”。这和他的“仁者无敌”“保民而王,莫之能御”“得乎丘民(民众)而为天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为了让学生充分把握文章的内涵,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特提出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我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力争背诵
《孟子》《大学》《论语》《中庸》古称“四书”是历来仕子们必学内容。作为现代中学生,充分吸收古代文化精华也有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我首先引导学生查阅工具书,弄清字音字形、节奏停顿,给足够时间让学生熟读,并力争当堂背诵。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确如此,多读多背对文言文的学习尤其实用。
二、我安排学生结合注释试译全文
因为学生已读到九年级,文言文的一些常见的实词虚词也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和书下注释,自己组织语言试译课文,也是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只要长期坚持,学生一定会有所得。
三、在译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着手理清课文脉络,体会文章语言特色
本课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立论,孟子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论点,然后分层论证分论点,最后推而广之,由战争到治理天下,层层深入,说理严密,论据详实。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明确孟子语言气势充沛,结构严谨,思维缜密的特点。
四、我带领学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板书
板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学生看了板书也基本能了解课文所讲的内容。我们设计的板书是这样的:
这份板书以其独特形式揭示文章主题,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得道多助”,反之“失道寡助”。
五、按课前布置的作业,我让学生们交流有关本课内容的好词佳句
现在语文教学注重积累,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见闻和知识面,学生就能在课堂学习中享受到乐趣,并以饱满热情投入以后的学习。学生有的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有的说:“人心所向,望风披靡”;还有的说:“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等等。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初浅尝试。关于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无论哪种方法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能品味古文化的涵蕴,吸收古文化的精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沉痛的教训
- 绿树的启示
- 大自然的启示真多
- 一件真实的事情
- 我的发现
- 大自然的启示
- 战争中的孩子(1)
- 蝉发音的秘密
- 动物给人类了许多启示
- “白杨胡”落地的奥秘
- 战争中的孩子
- 战争中的孩子
- 大自然老师
- 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 养金鱼
- 十大交响曲及其作者介绍
- 民族声乐人才培养观
- 以境动情,情境交融
- 乘着歌声的翅膀
- 我是这样上一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
- 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素质培养
- 音乐教育观念实践课《聆听与创造》B单元测验
- 高速公路水泥砼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控制。
- 论歌唱表演的艺术处理
- 高中音乐鉴赏课愉悦教学的尝试
-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与综合评价方法
-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 音乐课堂--我的动感地带
- 音乐教学的几个转变
- 音乐与相关文化的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
- 《美丽的小路》重点问题探究
- 《小海蟹》
- 《美丽的小路》老师语录
- 《松鼠和松果》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松鼠和松果》考点练兵:这木头里有虫
-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 《松鼠和松果》趣闻故事: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 《美丽的小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美丽的小路》整体阅读感知
- 《美丽的小路》重点字词的意思
- 《美丽的小路》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美丽的小路》教学目标
-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难点
- 《美丽的小路》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