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

⑴ 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⑵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2、质疑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就沦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鉴赏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学生回答: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背景介绍

作者及其思想主张,由学生自己发言,教师总结。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点评:

多媒体显示:

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放录音。

5、学生齐读课文。

6、学生白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其他同学帮忙解答,自由回答。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多媒体显示: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平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⑴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⑵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⑶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⑷ 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若干名同学回答:

参考答案: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乡”通“向”,从前。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3、翻译下列句子:

⑴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⑵ 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⑶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⑷ 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3、教师出示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背诵。

多媒体显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尔而与之 , ; ,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板书设计〗

鱼与熊掌──舍鱼取熊掌 舍生(设喻引出中心论点)

生与义──舍生而取义 取义

所欲有甚于生则不苟得生(假设逻辑推理)

所恶有甚于死则不避患(正面论述)

“一箪食,一豆羹”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即“义”)(举例论证)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受之见利忘义(即“不义”)

为妻妾之奉受之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受之(反面论述)(对比论证)

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是丧失人的本心

〖参考资料〗

1、“性善论”的要点:

⑴ “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⑵ 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⑶ 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⑷ 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笔盒里的争论
驴和马
大树的自述
香蕉船
凤凰
小猴知错就改
一群淘气包
春天的童话
小象历险记之一
小象历险记之二
福娃运动会
狡猾狐狸与聪明小白兔
女神种树
孙小圣旅游记
拖鞋找朋友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2012年教学工作总结
小班教学工作总结
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学期教学总结
三年级思品教学总结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学期教学工作小结
五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低年级数学组教研总结
数学科教学总结
年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重庆忠县将引进3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化生态循环项目
夏季肉羊养殖八注意
浅析渔业水域污染与渔业养殖生产
棉子皮平菇菌糠在肉羊育肥中的应用研究
农村蛋鸡养殖场户搞好免疫接种
农村种植项目北虫草养殖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区规模肉羊养殖场的建设
对湖北省畜牧强省发展战略的思考
家养的鹅是驯化的雁
山东青岛:肉羊养殖业快速发展
“畜牧局长”的“畜牧经”
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及其防治的探讨
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养殖疫病多发的原因对策
标准化规模养殖 农业增收新亮点
《山中访友》赏析
彩色的非洲导游词
《彩色的非洲》教学后记
《彩色的非洲》教学后记
《彩色的非洲》教学反思
《彩色的非洲》读后感
彩色的非洲预习资料
《彩色的非洲》教学杂谈
《彩色的非洲》重点段朗读教学
《彩色的非洲》教学实录
石榴
《彩色的非洲》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相关链接
《彩色的非洲》教学反思
花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