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愚公移山》人物描写

《愚公移山》人物描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愚公移山》人物描写

1、愚公的形象:

愚公是移山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他面对千难万险,不顾“年且九十”的高龄,率领全家“毕力平险”。这困难,一般人是难以想象的,而愚公却坚决要干。看起来这似乎是“愚”,其实不然。

愚公要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惩,苦。这里是意动用法。塞,闭塞,堵塞,指阻碍交通。迂,绕远道儿。全句是说苦于北山挡道,出来进去要绕远,很不方便。这句话说的不止是愚公一人的体会,而是所有“面山而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因此,“聚室而谋”,立即得到热烈的赞同。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从积极方面说,对于搬掉两座山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愚公心中也是有数。“指通豫南,直达汉阴”,说的就是移山之利。这里的“指通”、“直达”都有笔直的来往的意思,与上文“塞”、“迂”相对应。可见愚公移山的利害关系,早已考虑再三了。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他在批驳智叟的一段话里,就说得十分清楚。这段是用“顶针”的修辞方法写的,一句顶着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匮也”做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更增高”。这样得出“何患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这说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变化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由此可见,愚公在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驳斥智叟有理有据,象这样可敬的老人,谁还能相信他是“笨老头”呢?

2、智叟的形象:

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文中写智叟的文字不多,却把这个自以为是的老头刻画得淋漓尽致。他对愚公移山“笑而止之”。这种笑是嘲笑,是轻蔑,显得即傲慢又武断。“甚矣,汝之不惠”,用倒装句强调愚公不聪明,充分反映出智叟对愚公的轻视。“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意思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的一棵小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这话说得尖刻、夸张,带有明显的嘲讽口吻。用“其”加强反问语气。这些都表明了智叟反对移山的顽固态度。但最后他被愚公驳斥得“亡以应”。智叟从开始时的振振有词,教训别人,到被驳得哑口无言,一付窘态,这正是自作聪明的人应得的下场。智叟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又信口开河,好为人师,这种人自以为是,其实不过是卖弄小聪明罢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有趣的实验
中秋节
吹口技
春天
玫瑰花
可爱的小金鱼
苹果
第一次游泳
妈妈的爱
压岁钱
看新房
做汤丸
我的妈妈
春游
我们的学校
移民与珠江三角洲海洋经济化(2)论文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舆论管理的评析
土地权、发展权与环境权的衡平
刍议选煤机械噪声危害及治理
浅谈变电站噪声治理措施
移民与珠江三角洲海洋经济化(3)论文
近十年来清代西北经济研究述评(1)论文
自毁的欲望下隐藏着一幅工业文明垮掉图工业噪音鼻祖
浅谈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合同法的发展与诉讼法的制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汉工商业研究述评(1)论文
刘铭传与台湾铁路近代化论文
今天的语文课应如何上——谈新世纪的创新教育
怠于履行职责国家赔偿责任的规定、机理及根据
水源热泵机房的电机噪声声源分析及治理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多义词辨析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疑难解析
《烛之武退秦师》重难点讲解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通假字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词语解释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