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3、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读准下列字音:
仞 惩 塞(惩山北之塞) 迂 汝 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
荷 叩 箕畚 龀 匮 亡(亡以应) 厝 朔
2、读好下边句子中的停顿:
⑴ 惩山北之塞
⑵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⑷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⑸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
二、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
三、订正读音
教师逐一出示写有下列字的卡片(或将下列字集中写在一块小黑板上),请学生个体回答,集体订正。正音时,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字词的意思。为后边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万仞 惩山北之塞 迂 汝 曾不能 遂 荷担者 叩石
箕畚 始龀 穷匮 亡以应 一厝朔东
四、再读课文
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读准字音。
五、读好停顿
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制成卡片,或写在小黑板上),请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对为什么这样读作一点解说。其间,随时提示学生会借助注释来读,慢慢培养使用注释的习惯。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六、试译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七、集体讨论
每一组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全班研究、讨论。意见不一致时,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待学生没有问题再提,教师提出下列语句,指定学生说出大意,以检查刚才学生们自译的效果,也是将重点突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若下列有的语句,学生们已提出,此时教师不必再检查。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和加粗词的意思。
1、方七百里
2、河阳之北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叩石垦壤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甚矣,汝之不惠
8、而山不加增
9、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八、听读课文
教师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不看书。
说明:这个环节,是在前面读、译、议的基础上,通过听读,回忆强化学生对课文文意的了解,也是对前面施教内容的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2、积累文言常识。
〖教学过程〗
一、研究内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
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要紧扣课文内容。要点是:
⑴ 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⑵ 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⑶ 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3、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回答要点: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于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4、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
5、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6、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二、词语练习
学生做课后练习。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常识。先个体做,后全班订正。有条件的,可适当补充以下内容: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返)
汝之不惠(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无)
一厝朔东(厝──措)
无陇断焉(陇──垄)
三、背诵课文
背诵教材指定的段落“河曲智叟笑……亡以应”。
四、扩展研讨
读练习五第1题。讨论“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1、再背课文要求的段落,直至记牢。
2、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题目:
愚公不“愚”、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山》有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童话世界九寨沟
- 我的发现
- 游览长城导游词
- 未来的宇宙探测飞船
- 秋天的家乡
- 我家的猫
- “都江堰建”导游词
- 我家的淘气猫
- 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小偷
- 苏州园林导游词
- 丽江古城导游词
- 畅游魔仙堡
- 开平碉楼导游词
- “大足石刻”导游词
- 活泼可爱的小金鱼
- 探究金融学资产定价模型
- 浅析企业的成本管理
- 金融监管发展前景
- 浅谈图书馆人的职业价值与责任心
- 对金融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
- 再说国企管理“三江并流”
- 施工企业管理与人员管理的关系
- 谈合同解除与违约损害赔偿的关系
- 论FDI会引发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吗?
- 作业成本管理与价值链分析
- 谈职高金融学教学创新思考
- 湖北省企联举办第三期企业管理创新培训班
- 吉林:出台劳务派遣管理办法
- 金融经济对央行治安治理的影响
-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梳理
- 《棉鞋里的阳光》作者简介
- 《两件宝》
- 《棉鞋里的阳光》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棉鞋里的阳光》重难点分析
- 《棉鞋里的阳光》仿写作文
- 《棉鞋里的阳光》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的意思
- 《棉鞋里的阳光》整体阅读感知
- 《棉鞋里的阳光》老师语录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二)
- 《棉鞋里的阳光》读后感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一)
-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问题探究
-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席间怀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