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简介
翻新时间:2023-08-05
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1905.3.5~1950.2.28)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译魏尔伦的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
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那一次,我害怕了
- 抓鱼
- 假如我是发明家
- 我的好朋友
- 快乐的六一
- 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 快乐的一天
- 快乐的节日
- 可爱的小乌龟
- 百合花
- 环保卫生,人人有责
- 快乐上体育
- 我的收获
- 自我整形
- 我的朋友宋淑琦
- 论提高移动电话营业厅客户代表服务质量的途径
- 论特殊防卫权的诠释及其构成要件_法学理论论文(1)
- 手机实名制的法律分析与设计_法学理论论文(1)
- 司法现代化是提高司法能力的根本途径_法学理论论文(1)
- 关于推进村民自治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市场导向型组织的营销资源、市场绩效与股东价值
- 建筑领域中清包人的法律地位_法学理论论文(1)
- 当代中国社会的法律治理与评价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研究
- 浅析我国金融法的基本原则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论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
- 浅议巨奖销售无效之抗辩_法学理论论文(1)
- 权利追问:对我国法制教育的路径反思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司法现代化与中国诉讼模式选择_法学理论论文(1)
-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评析_法学理论论文(1)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四
- 《永生的眼睛》老师语录
- 《永生的眼睛》美文欣赏 父亲的眼睛
- 《触摸春天》考点练兵 积累篇
- 《永生的眼睛》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永生的眼睛》美文欣赏 别用眼睛伤害他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三
- 《永生的眼睛》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永生的眼睛》重点字词梳理
- 《永生的眼睛》相关文学常识
- 《触摸春天》范文习作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一
- 《永生的眼睛》重难点分析
- 《触摸春天》训练素材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