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简介
翻新时间:2023-08-05
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1905.3.5~1950.2.28)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译魏尔伦的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
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朋友
- 我
- 幼儿园的同学
- 爱唠叨的妈妈
- 我的妈妈
- 我的同学
- 罗老师的眼睛
- 伙伴
- 我
- 我的爸爸
- 我忘不了我的好朋友
- 爱鼓励人的妈妈
- 雨中的妈妈
- 误会
- 我爱我的家
- 试论地震应急资源保障及动员机制
- 基于环境信息分析企业竞争战略的方法研究
-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维路径创新
- 创新思路 谋划未来
- 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新规范的改进
- 浅析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模式
-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
- 创意雕刻在数控铣床实训中的应用
- 气井积液情况分析
- 脑―机接口国内专利技术发展分析
- 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系统的影响研究
- 探析当前土地资源属性及其对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影响
- 浅谈药剂中中药的性能及应用
- 辽宁本溪贾家堡子铁矿成矿特征及成因类型浅析
- 江苏南京安德门引发的治安保卫的思考
- 课文 3 小小竹排画中游|课标教材
- 口语交际:我们的画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我家住在大海边》教学设计
- 识字(一)3 在家里|课标教材
- 课文 17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标教材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课文 12 雨点儿|课标教材
- 课文 2 四季
- 课文 14 自己去吧|课标教材
- 课文 15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课标教材
- 课文 1 画|课标教材
- 课文 16 小松鼠找花生|课标教材
-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示例
- 《太阳》教案设计|北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