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8
挥别昨日的梦幻──读徐志摩《再别康桥》
徐志摩曾经在康桥度过了一年的美好时光,正如他所说“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也不曾虚度。我的生活是自然的。”大自然那脱离尘埃,清澈秀逸的纯美给诗人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这种近于完美的生活毕竟是太过于短暂了,当诗人回到中国以后,二十年代的中国,军阀混战、狼烟一片的社会现实将他浪漫的理想冲击的千疮百孔。在这种对对现实的强烈的失望里,诗人只有逃离到记忆中去。于是,康桥便成了诗人用来拯救
自己的梦幻天堂。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云彩”是徐志摩诗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如“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而投影在你的波心。”(《偶然》)“那天你翩翩地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边和地的那角。”
(《云游》)云彩自在飘逸、去留无意,卷舒自如,选择“云彩”这种意象自然同诗人的浪漫气质不无关系。诗人所向往的是天人合一,爱美合一的生活,但这种生活也正如同天边的云彩,美则美矣,却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了。然而,无论如何,面对离别,诗人还是躲开了“多情自古伤离别”式的感伤凄婉,在三个节奏轻快的“轻轻地”中,我们看到了诗人向康桥潇洒地挥手,缓步飘然而去的身影。
终归是要离去的,但此时此刻,在诗人的眼中,康桥还是那样一副线条流畅、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的美丽画卷: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而那绿油油的水草在康河的柔波里招摇着,又是多么的自由和快乐。乃至于诗人也要化成一条水草,永远地躺在这清澈的碧波之中了。那榆阴下的一潭清泉,诗人却固执地认定,“那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这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更表现了诗人对昨日梦幻的留恋。昨日那五彩斑斓的梦境早已揉碎在这康河之中,化为它的一条水草、一缕柔波了。在这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里,我们的诗人情不自禁地陷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里,不知今日何日、今夕何夕,竟要撑一支长篙,泛舟到那青青世界里去寻他彩虹似梦,在那星辉与湖光的交接处,尽情欢歌了。但是在这个别离的时刻,还是不要放歌了吧,毕竟那梦幻只如天边的云彩,令人神往而不能心往。此刻真正要面对的,只有别离。而那康桥的夏虫也格外意深,停止了它们欢乐的歌唱。今晚的康桥沉默了。在这处处洋溢着别离气息的世界里,我们的诗人还想潇洒地挥手,飘逸地离去,但是这潇和飘逸却浸上了一层淡淡的苦涩和沉重。是的,“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还是不要带走这绚丽的云彩,还是不要惊醒这美丽的梦幻,就让它永远地驻守在康桥的空,永远地铭刻在自己的记忆之中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太空旅游
- 雪
- 下课了
- 美丽的校园
- 教室的变化
- 春游
- 我们的学校
- 旅行
- 雨后初晴
- 夕阳西下
- 黄陂娇子--古门冲
- 美丽的圣亚海底世界
- 观看海狮表演
- 鸟雨林
- 北京一天之旅
- 试析花儿剧的音乐特征
- 网络模式下柳琴戏的传承培育
- 新形势下杂技艺术的创新路径探索
- 浅探“戏中戏”戏剧本事与外框架剧的关系演变
- 浅谈国内小剧场的文化环境和发展思路
- 谈“戏剧商业化”的优点与缺陷――以大连话剧团为例
- 简帖激起千层浪――《金西厢·闹简》赏析
- 略论陕北道情的音乐特色
- 浅谈声乐作品之戏曲元素
- 由变态心理学分析戏剧人物
- 中国戏剧服装的艺术审美特征分析
- 以“闪身步”为例浅谈步伐训练在安徽花鼓灯中的训练意义
- 关于提高小品质量的思考
- 浅析淮剧表演与淮剧创造
- 竖着吹的笛子――侗笛
-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教学设计
- 《出色的教师》教案教学设计
- 编钟(语文s版)
- 《夸父逐日》导学案
-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 《美丽的规则》教学设计
- 第三单元《科学与发现》单元教材解读 教案教学设计
- 《狄仁杰公正执法》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S版第一册18《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两小儿辩日》 教案教学设计
- 山青青 教学案例
- 《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 神话与传说 教案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说课稿
- 《科学与发现》教材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