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诗两首》写作特点
一、《雨巷》写作特点
1、全诗采用象征手法,描绘江南小镇“雨巷”的图景,诗中的“雨巷”、“独行者”及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无不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共同构成具有象征性的意境。
2、其另一写作特色就是富于音乐性,全诗旋律回荡,节奏流畅,一韵到底,韵律和谐,停顿分明。
3、诗中还运用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乐感宛转悦耳。
二、《再别康桥》写作特点
1、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其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2、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3、表现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斗地主狂
- 不为彼岸只为海
- 我玩“坦克大战”
- 我和书的故事
- 老爸的“爱好”
- 火树银花不夜天
- 最后一次习作
- 跳蚤市场真热闹
- 我的体育老师
- 竹筒饭
- 父爱似水
- 同桌
- 老师,您真像我爸爸……
- 第一次升旗
- 难忘的一刹那
- 城市信息化测绘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深圳实习纪录
- 上人屋面工程技术交底
- 浅谈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的问题和措施
- 土建施工经验总结(学习)
- 作为管理者如何把握猴子管理法则?
- 国内建筑设计师的四大问题
- 建筑施工之监理信息与监理档案管理
- 试论水利工程投资与水利产业发展研究
- 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资料管理
- 浅谈建筑施工测量的监理工作
- 某工程脚手架计算书
- 建筑防火分区常见问题成因及对策
-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等问题分析处理
- 房地产项目管理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 《画杨桃》 教案讲义1
- 《画杨桃》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画杨桃》 重点问题探究
- 《画杨桃》 教师语录
- 《画杨桃》 知识点精析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画杨桃》 整体阅读感知
- 《画杨桃》 教案讲义2
-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师语录
- 《画杨桃》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画杨桃》 重难点分析
- 《惊弓之鸟》 考点练兵2
- 《惊弓之鸟》 故事趣闻
- 《画杨桃》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惊弓之鸟》 考点练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