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诗两首》写作特点
一、《雨巷》写作特点
1、全诗采用象征手法,描绘江南小镇“雨巷”的图景,诗中的“雨巷”、“独行者”及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无不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共同构成具有象征性的意境。
2、其另一写作特色就是富于音乐性,全诗旋律回荡,节奏流畅,一韵到底,韵律和谐,停顿分明。
3、诗中还运用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乐感宛转悦耳。
二、《再别康桥》写作特点
1、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其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2、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3、表现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的瞬间
- 爱的善良
- 春天的到来
- 花谢
- 绽放青春
- 雨中即景
- 聪明大王
- 20年后的我
- 足球赛
- 老师的凶生
- 语文课,原来如此精彩
- 假如我是妈妈
- “偷梁换柱”
-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 朋友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 浅析市政排水工程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 促进经济法的完善 提升经济法的内蕴
- 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发展前景分析
- 灌水和施氮对果树幼苗水分传输和耗水规律的影响
- 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国际私法的性质
- 论当前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弊端
- 一种城市污泥处理方法的论述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技术措施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体制的探讨
- 基于某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技术控制的探讨
-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 空间数据库索引技术探讨
- 刍议我国建筑工程提升监管质量的方法
-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及预防措施
- 对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
- 六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习作》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上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上册《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上册《狱中联欢》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世纪宝鼎》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上册《林海》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上册《荔枝》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奴隶英雄》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穷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