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2
《诗两首》教学杂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论阅读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让学生获得直接的个性体验和成功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绩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积极参与的意识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能自圆其说,教师都应及时选择恰当的肯定性评价语言进行鼓励和赞许。特别是当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独到的见解时,用 “你真会动脑筋”、“回答太精彩了”、“见解很独到”等予以肯定和鼓励;当学生回答问题特别成功时,用惊喜甚至是赞叹的语气予以肯定,或者叫全班同学自觉用掌声来回应等等。
这样,学生有了思考和回答问题的个体体验和成就感,见解就多了,回答问题的胆子也大了,就会更有效的对文学作品进行全面的思考和认识。即使有时理解错误,也没有什么关系。例如余秋雨谈到他少时读李白诗《朝发白帝城》中的“白帝”,误把“白帝城”当成了高居云端的仙人,却带给童年的他更有趣味的联想和想象。学生在读戴望舒的诗《雨巷》时,很多同学认为是一首爱情诗,表达了爱情追求无着的怅惘和忧愁之情,我当即作了肯定和鼓励,并说很多选本和朗诵磁带都持这种观点。
也有同学知人论世,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经历思想,并引古人“香草美人以喻君子”的比德说,提出这是一首述志诗,充分地抒写了诗人痴迷地追求人生理想而不能实现的忧愁之情。全班同学立即鼓掌肯定,我立即赞扬了他的思考深度,并高度肯定了他的理论分析和论证方法。学生得到了思考探究的成功感,在语文课上甚至在平时都更加习惯于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和分析问题了。
〖人文化的语文教学──从《再别康桥》看语文的人文色彩〗
语文其实是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语文的功能,语文的本意在于通过感性,情感的交流,将学生心灵中美好崇高的因素调动起来,帮助他们建立对生活,对人生,对真、善、美的正确认识与领悟。比如新教改课本,高一语文中选入的徐志摩《再别康桥》就是一篇集文字美,文学美与情感美于一体的不可多得的美文。全诗匠心独蕴的结构,灵动飘逸的语言,温婉缠绵的情思,凄婉哀伤的心境,无一处不是美之又美,无论建筑美、绘画美还是音乐美都在此诗中表露得淋漓尽致。
读完有余音绕梁之感。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以前鲜见的一类诗文。他们觉得别具特色,因此读来津津有味。在讲的时候,教师摒弃了整堂填鸭,尊重与保留学生对作品的原生感受,通过反复的阅读,丰富的想象让自己走进美丽的康河,走进画一般轻柔的意境,用真实的情感直接与作者对话。
然后同学之间再作讨论与沟通,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交流自己从中获得的感悟与收益。教师只略作引导与点拨,完全把主动权教给学生。其效果比教师自始自终唱独角戏要好得多。这才是一堂真正人文化的教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福娃迎迎的联想
- 表姐的眼睛
- 我的业余爱好
- “双面”四姨爹
- 《六二班的欧阳公主》
- 胆小的我
- 奇怪的李爷爷
- 一个轮椅上的微笑天使——金晶
- 我当“和事佬”
- 产品说明书
- 妈妈的爱
- 我敬佩的人
- 说说我们班
- 炒“书”菜
- 陆三快
-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战略探究
- 分数阶动力学 最近进展
-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很好的实施素质教育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
-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 改变耆英命运的不平等条约
- 新能源汽车:看上去挺美
- 试论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新能源汽车实战“2012中国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
- 论社会实践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 环保型生物能源“沼气”
- 初中英语素质教育分析与思考
- 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及减排温室气体效应
- 量子动力学与信息
- 道教文化在诸葛亮一生中的存在和影响
- 《斑羚飞渡》教学过程
- 第一册《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设计Ⅱ
- 上册《春》教案
- 《斑羚飞渡》教案设计
- 《斑羚飞渡》简案
- 月亮上的足迹
- 皇帝的新装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斑羚飞渡》课案
- 社戏
- 《斑羚飞渡》教案设计
- 第一册《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设计Ⅰ
- 上册《春》教案
-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