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恩惠耶?教训耶?──《烛之武退秦师》中“且君尝为晋君赐也”解

恩惠耶?教训耶?──《烛之武退秦师》中“且君尝为晋君赐也”解

语文课本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中“且君尝为晋君赐也”解释为“您曾经给晋国君主恩惠”“为”解释为“给予”,“赐”解释为“恩惠”,此种解释欠妥当。

一、从“赐”字施用范围看

“赐”是地位高的人或长辈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财物。晋国是侯国,而秦国是伯国,按爵位等第,晋国君主地位高于秦国君主地位。

从亲戚角度看,在课文事件发生之前,秦穆公对晋国三代君主有过帮助,即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秦穆公的夫人为晋惠公和晋文公的同父异母姐姐。晋惠公是秦穆公的小舅子,即二者平辈关系。晋怀公是秦穆公的内侄,即晋怀公是秦穆公的晚辈。晋文公是秦穆公的小舅子,二者关系是平辈,秦穆公与晋国三代君主的关系究竟怎么算呢?秦穆公不能算是晋国三代君主的长辈吧!而课下注释还明确指出“此句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而二者关系是平辈,晋惠公不是秦穆公的晚辈,政治地位又高于秦穆公。怎么能用“赐”呢?春秋时期比较注重外交场合语言的使用,烛之武是郑国的大夫,可以说是老牌的政治家,他怎么会在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用错词语呢?所以“赐”字不应该是秦给晋,而应该是晋给秦。“赐”字的名词意义也由动词意义转化而来。例《晏子春秋》“则是君之赐也,”《左传》

“重耳拜赐”一个是君主施给臣下,一个是国君施给外国的公子,同样遵循动词施用范围。

二、从句子衔接看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夷吾为了能入主晋国而答应给秦穆公的条件。《史记》中记载:夷吾谓曰:“诚得立,请割晋之河西八城与秦。”但是夷吾入主秦国后却说:“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寡人争之弗能得。’”背弃自己的誓言。应该是给了秦穆公个教训。如果“且君尝为晋君赐”解释为“并且您曾经给晋君恩惠”恩惠与教训之间就缺少了过渡,应该再加上“他怎么对待您呢?”之类的话来表示转折,然而文中并没有类似的表示转折的话。如果上句谈恩惠下句谈教训,转折就太突兀了。另外,烛之武作为谈话条理非常清晰的外交家,不可能说话如此突兀。所以按照说话的条理性看,“且君尝为晋军赐”肯定不是说恩惠。

三、从烛之武谈话核心看

烛之武谈话的目的是破坏秦晋联盟,如果谈恩惠,后面就不用加上一句“君之所知也”来强调。秦穆公自己当然知道给晋国三代国君的帮助。晋怀公圉作人质来到秦国,秦穆公嫁宗室之女怀赢与他。晋文公来到秦国,秦穆公嫁宗室五女给他,并派兵帮他入主晋国。《史记》中如此记载;“秦穆公乃发兵送内重耳,……重耳立,是为文公。”但秦穆公为了眼前的利益可能忘记晋曾给他的教训。晋惠公入主晋国后背叛先前许愿是教训一;晋惠公在灾荒年获得穆公帮助,从秦国借粮,而秦灾荒时,晋惠公不但不借粮给秦,还趁机攻秦,这是晋给秦穆公的教训二;晋怀公作为人质却从秦偷跑回晋国,是晋给秦的教训三;晋文公在周襄王因弟带难出奔郑国,求救于晋时,晋文公还犹豫未决,待到秦军河上将入王时,晋发兵,入襄王于周。晋抢先一步取得了尊王以号令天下的权力,这是晋国给秦穆公的教训四。烛之武“君之所知也”这句话就是对晋给秦教训的强调。让利令智昏的秦穆公清醒一下脑子,回忆回忆晋国君主给他的教训。晋国的背信弃义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一位两位君主,而是历来如此。这样再说“夫晋,何厌之有?”,也就顺理成章了,他们都从您那里获得利益,他们又都带给您教训,这些人只怕是讨您好处还没讨够呢?进而再引出下文“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从以上分析来看,“且君尝为晋君赐”不能解释为“您曾经给晋君恩惠。”而此句应为省略句,“且君尝为晋君赐教”解释为“您曾经被晋君赐给教训。”这样,既符合“赐”字施用范围,又使语句衔接紧密,还符合烛之武说这番话的意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孩子,读懂母亲的凶与狠吧
如果有下辈子,我们还要在一起
最爱你的人别伤他最深
简爱的魅力
童心依旧
中国雄起
笑对苦难,是一种跨越无奈的风度
《长恨歌》感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人生不需要句号
腾飞的中华
保护色
快乐的真谛
我们都很棒
珍惜时间
日本数字出版物发展的“滞后”与近几年的举措
立体化营销:从线下到线上的无缝对接
身体、国家与“现代、文明土耳其”的建构
2013:数字音像产业元年
“替罪羊”一词的真正内涵
儿童绘本图书插画设计的缺失
恐惧心理与文艺表达
活着的每一分钟都美好
继承与突破
国王的DNA
纸世界与屏媒体碰撞传统出版与数字化和谐共存
设计与构成中的中国风情
1348年,一步之遥
寻路跨媒体
多元镜像下的思想冲突
人教版小语第十一册复习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如何激起学生习作兴趣? 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堰河—我的保姆》课文精讲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苏珊·安东尼》课文精讲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南京大屠杀》课文精讲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放弃射门(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寻找时传祥》课文精讲
《小草之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特殊的考试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丑小鸭》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诗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识字1 教案教学设计
《小草之歌》一文教学方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