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1
不是新闻的“新闻”与没有新闻的“新闻”──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独特构思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不能算是一篇新闻稿。这首先因为它的标题与新闻稿标题展示新闻事件核心的要求不符。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么它还能算是一篇“新闻”稿吗?其次因为它违背了新闻稿导语加主体的结构规律。它没有设置导语,就直奔主体而去了。没有导语的稿子,能算是“新闻”稿吗?再次因为它在内容上不具备新闻的诸要素。除了地点(奥斯维辛集中营)、事件(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两个要素之外,其他的要素如参观的人是谁(人物)、在什么时间参观(时间)都是模糊不清的。连最起码的新闻要素都不具备的稿子,你能说它是“新闻”稿吗?
然而,这确实是一篇新闻稿,而且是新闻史上被称为“名作”的新闻稿。如果它的作者当年循规蹈矩地按新闻稿的要求去写它的话,那么它或许会成为一篇地道的新闻稿,却成不了“名作”。
把新闻写得不像新闻,“没有新闻”却硬要写新闻,这正是罗森塔尔的别出心裁之处,也正是它成为“名作”的主要原因。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标题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却是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最大的事实。这里除了每日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者,让人们了解当年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些几乎千篇一律的“旧闻”之外,确实没有什么“新闻”。假如说奥斯维辛有了新闻,比如说重新开张了什么的,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了。因此,“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虽然是有悖新闻创作规律的,却是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所共同期待的。
奥斯维辛虽然没有什么新闻,却有着许多当年纳粹留下的用于迫害囚犯们的“旧物”,比如毒气室、牢房、绞刑室,比如鞭刑柱、焚尸炉,比如6英尺宽、3英尺高的每夜里面要睡五到十个女囚犯的木盒子,比如数以千计的死难者的照片……它们都是当年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的铁证。参观者在这些“旧物”面前的各种反应,才是作者所要发掘的新闻意义。从对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步履不由地慢了下来”“表情茫然”“停下脚步”“浑身发抖”“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跪了下去,在自己的胸前画十字”等神情举止的描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得到,这些“旧物”已经对参观者的心灵造成极大的震撼。作者发掘“旧物”的新闻意义这一目的已经达到了。
然而,敏锐的记者罗森塔尔还是发现了一些可以说是与笼罩在奥斯维辛的肃穆气氛不相协调的东西,比如“阳光明媚”“碧绿的草地”“孩子们的嬉笑”“雏菊花在怒放”等等。它们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可怕的,这就是对纳粹罪行的淡忘。如果说发掘“旧物”中的新闻意义是重要的话,那么,警示世人如果淡忘了纳粹的罪行,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悲剧就可能重演,就是重中之重的了。
这或许也是它成为“名作”的原因之一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童年的趣事
- 第一次滑雪
- 友爱的微笑
- 喊一声妈妈我泪流满面
- 箬山的乡土风情
- 哭泣的孩子
- 母亲的热粥
- 丰收的秋天
- 诚信价高
- 美丽的滨江大道
- 保护大自然
- 堆雪人
- 可恨的老师
- 第一次做饭
- 写给老爸的一封信
- 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发展障碍分析及政策思考(1)论文
- 从《天盛律令》看西夏对外贸易政策(1)论文
- 构建中印自由贸易区:可行之处与可借之鉴(1)论文
- 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中的反倾销问题探讨(1)论文
- 基于产业技术水平分类的中日韩贸易结构比较分析(1)论文
- 国际资本流动、原油价格形成及国有化问题研究(1)论文
- 国际贸易中的碳标签(1)论文
- 对外贸易中“贫困化增长”问题及对策分析(1)论文
- 重新审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及外贸竞争力(1)论文
- 机电外贸要在危机中谋求机遇与发展(1)论文
- 浅析流动性过剩(1)论文
- 论国际技术转让中的限制性商业行为(1)论文
- 加快发展 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1)论文
- 国际贸易对工资差距影响的一个文献综述(1)论文
- 我国贸易救济困境分析及对策(1)论文
- “嘣”字传神奇色彩--惊弓之鸟
- 《太阳》的说明方法及说明技巧
- 《和时间赛跑》教学建议
- 《妈妈的账单》教学建议
- “块状教学”让语文课堂更精彩--惊弓之鸟-教学谈
- 《太阳》创新教学训练设计
- 三用拟人手法教《太阳》
- 读练为主的“三环六步”阅读——《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争吵》教学建议
- 让独特的情思和语言同构共生——《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爱的教育——《可贵的沉默》教学案例
- 《和时间赛跑》写作借鉴
- 尊重与权利,突破小学语文课堂——《检阅》
- 在自主阅读实践中凸现语文本体——《检阅》教学设计
- 奉献--《她是我的朋友》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