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包身工》教学案例
【教例简述】
此教例参照黄芬兴老师论文《浅谈〈包身工〉中“间隔异称”的表现力》(《学语文》1988年第4期P31)改编。
【课时】
一节。
【教学内容】
《包身工》中的称说。
【教学过程】
老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方法。下面我们深入研究一下作品中使用“称说”的技巧。请大家用几分钟的时间,找出所有关于“包身工”的称呼、称谓、称说。
同学们指出的有:猪猡、懒虫、芦柴棒、女孩子、乡下姑娘、包身工、试验工、养成工、机器、罐装了的劳动力、泥土、奴隶、墨鸭、冤魂……
教师:大家找出的这些称说,我已经板书在黑板上了。大家能不能解释一下它们各自的含义?
同学们竞相发言:
“猪猡”,是带工老板对包身工侮辱性的骂语,它表现了包身工身份的低下,揭示了包身工非人的生活环境。
“机器”,表明包身工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生活权利被剥夺,她们只是别人赚钱的工具。
“奴隶”,没有人的一切权利,它一针见血地点破了包身工制度的本质,暴露了这种剥削制度的极端反动性。……
教师:下面再请同学们谈谈这些称说的表达特点。
同学们继续发表看法:
有比喻,有反复,有借用。
在反复使用中冠有不同的附加成分,表达出不同的含义。
作者借用了一部分称呼,也客观地解释了一些称说,还在抒情议论中使用大量的比喻性的称说。
有的称呼表现了包身工的处境,有的称呼表现了包身工的来源,有的称说表现了作者的愤怒。……
教师:
讨论到这里。应该说同学们对课文中称说的含义已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但大家注意了没有,我把大家找出的二十几处称说有意识地板书为三块。一块为作品开头部分的称说,一块为介绍包身工的来历等内容的称说,一块为作者用来揭露包身工制度实质而安排的称说。
大家要思考:
第一,三“块”称说的表达角度有什么不同。
第二,三“块”称说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第三,三“块”称说在表达文章主题上有什么作用。
第四,称说在表现作者情感上的作用。
请大家从这四点中选择一点,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写一篇赏析短文。
【评析】
教例中的这个“点”选择得很好。角度独特,例证丰富,内蕴精深。充分分地显现了教材的魅力。教例中表现了教师的“法”用得好。从总的教学思路讲,运用了“选点突破法”。从撷取教学内容讲,运用了“一线串珠法”。从教学的立意讲,运用了“卒章显志法”和“意外结尾法”。此两法的运用,充分表现了教师教学立意的高远。原来,教师的用意,是通过释词见义,将学生引向品评鉴赏,从字里行间入手,引导学生去回味文章胜景,去领略作者如此这般的深邃匠心。
但教师又不把话说完,只是点到为止,艰难的品析过程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可以说,学生决没有想到教师还会“卒章显志”,点出那需要深入思考的四“点”,它给了学生一个“意外”,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需要探求的奇景,同时也提高了品评鉴赏的层次。有了好的教学材料,还要会巧妙地安排设计,这就是教师的魅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电脑
- 爸爸——我想对你说
- 这枚表演奖章该给她
- 对自己说说心里话
- 身体大战
- 看春节联欢晚会
- 寻找春天
- 如涵,我对你说
- 老爸,我想对您说心里话
- 最难忘的第一次
- 我有许多不明白
- 自我介绍400字
- 我和春天的约会
- 摘草莓
- 我爱神奇的雨
- 对于新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 对特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 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冲突的功能与实现
- 关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单片机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 对于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分析
- 试论高职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咨询
- 试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反思
- 关于民族自决视野下职教理论研究的主体性选择
- 试析项目法在高职PLC教学中的应用
- 试论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试论政府主导下的高职教育政校企联动机制探析
- 试析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
- 论加强艺术教育创新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 试论高职教育体制创新的探究
- 试析学生需求关照的职业院校发展初探
- 《孔雀东南飞》解题
- 《孔雀东南飞》词语古今异义
- 《孔雀东南飞》词类活用
- 《孔雀东南飞》问题探究
- 《孔雀东南飞》剧本
- 《孔雀东南飞》课文简析
- 《孔雀东南飞》新探
-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
- 《孔雀东南飞》情节及错简初探
- 《孔雀东南飞》修辞手法
- 《孔雀东南飞》时代背景
- 焦仲卿是一个怯懦、不敢进行直接反抗的人物吗?──也谈《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性格形象
- 《孔雀东南飞》课文评点
- 《孔雀东南飞》学习目标
- 《孔雀东南飞》学习方法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