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2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的特点。
2、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2、学会写新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新闻报道就回顾了这一段历史。
二、整体把握
(结合已学的新闻知识,把握文章的脉络。)
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
导语: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意义重大。
主体:
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
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批示。
2、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成功发射。
3、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4、1992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6、“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结尾:(回到现实)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小结: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各个构件都很清楚,把中国航天辉煌事业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三、问题探究
1、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它是如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的,请举例说明。
明确:
用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新闻的真实性特点。
如: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
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2、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闻了?
明确: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四、作业
写一则400字左右的新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心中的美景
- 我心中的美景
- 走过四季
- 心中的美景
- 走过四季
- 走过四季
- 月亮在看你
- 飞往月球
- 我心中的美景
- 走过四季
- 走过四季
- 秋天来了
- 心中的美景
- 绿,生命的颜色
- 心中的美景
- 光电幕墙技术
- 施工现场常见隐患50条
-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 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 竣工验收报告
- 因地制宜规划空间
- 当代景观设计学的思考
-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 现浇整体楼梯应怎样立模
- 2010年暑期工地生产实习报告
- 浅谈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与实现
- 试论建筑钢结构的稳定设计
-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液压法的施工
- 建筑审美的生态美原则
- 堤防工程土方施工经验总结
- 《找春天》教案3
- 《找春天》延伸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字成语
- 《找春天》教学设计与思考
- 《找春天》教学设计举例
- 《找春天》课堂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 《找春天》读书笔记
- 《找春天》教学设计及建议
- 《找春天》扩展练习
- 《找春天》课堂重点:拟人描写
- 《找春天》延伸学习:有关春天的古诗词句
- 《找春天》教案2
- 《找春天》教案1
- 《找春天》教材简说
- 《找春天》课堂重点:文章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