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文导入
【导入1】
2003年10月15日,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重返神州,当飞天英雄杨利伟巡天归来,人类航天史由此翻开崭新一页──探索太空的队伍中多了一支新生的力量。一家国外媒体写道:“杨利伟迈出的一小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的确,从杨利伟飞向太空的那一刻起,我们这个火箭的故乡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跑线上,它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向“太空文明”新时代。放飞中国心,圆梦九天外。透过中国航天人留在浩瀚太空的那道绚丽彩虹,我们看到了这样一行闪光的大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二十个字、“四个特别”,铸成一座耸入云天的精神丰碑,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载人航天精神。“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不平凡的历史。
【导入2】
“我的感觉良好。”──15日上午顺利进入太空后,对地面说的第一句话。
“我一定努力工作,把后续工作完成好,向祖国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15日下午,在与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进行“天地对话”时说的话。
“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问好,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神舟”五号飞船运行到第七圈,从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轨道中发出问候。
“景色非常美!”──15日晚间与家人通电话,对妻子张玉梅发出的航天感慨。
“味道好极了!”──在与家人通话中,对8岁儿子杨宁康发表自己对航天食品的意见。
“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非常好!”──在通话中向家人描述从太空中看地球的感受。
以上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2003年10月那个激动人心时刻的言语集锦。这看似平常的几句话,却象征着中国的崛起,因为它们来自遥远的太空。可以说,它们是中国最“高”的声音。为了登上最“高”处向全人类发出庄严的声音,中国人经过了哪些历程呢?
听课前想一想:
1、你对航天知识有多少了解?
2、你认为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有什么意义?
3、你认为中国航天事业能取得目前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导入3】
远古时期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敦煌有飞天壁画,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做着飞天梦,也只到了今天,梦想才变为现实。到底如何让梦想变为现实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
【导入4】
我国古代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要勇敢地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第一人,今天我们的航天人终于实现了飞天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庆祝“国庆”
- “中秋”节
- 不要战争
- 爱心天使小蝌蚪
- 假如我是一阵春风
- 小鸭子去春游
- 游三清山
- 小公民道德童谣
- 最美的花束作
- 竞选班长
- 车中情
- 校园的柳树
- 游八达岭长城
- 我们的三0三班
- 我说2005
- 乙烯原料泵最小流量控制回路噪音产生分析及消除
- 声纳信号处理中UDP协议数据传输研究与设计
- 弘扬传统美德,提高民族素质
- “理性”、“感性”、“灵性”和创新
- 如何识别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源及噪声控制措施分析
- “人性化管理”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 初中美术愉快教学浅谈
-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 基于超声波测距的汽车电磁防撞装置
- 音乐剧中的音乐精灵
- 低应变及声波透射法综合判定钻孔灌注桩桩身质量实例
- 谈中学历史学科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 农村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
-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城市化进程中低频噪音的污染威胁与治理方法
- 轻拢慢捻抹复挑──对《卫风·氓》中几个关键句的品读
- 《氓》之“讨论”一束
- 《诗经》的编纂者
- 《〈诗经〉两首》有关资料
- 向往人生自由平等再现社会历史风情──《诗经·卫风·氓》赏析
- 关于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氓》之女主人公形象新探
- 《诗经·小雅·采薇》新解
- 《诗经》的作者
- 《诗经》名句
- “抱布贸丝”的“布”作何理解
- 一曲妇女的悲歌──《诗经·卫风·氓》赏析
- 兴中兼比韵味长──析《卫风·氓》中比兴手法
- 孔子是否删过《诗经》
- 淇水汤汤──我读《诗经·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