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9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真看图,理解图意。通过看图学习短文,让学生知道祖国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两个新偏旁,“艹”草字头,“氵”三点水旁。
3.学习6个词语,7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4.通过学习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2.学会新偏旁,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音节、生字、词语卡片,图片,田格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看图,理解图意。通过看图学习短文,让学生知道祖国的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读懂句子,理解词义。
(三)正确朗读短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看图读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汉字卡片:工田鱼鸟水儿
2.读韵母卡片:
(二)看图,初步了解图画内容,练读短文。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练读短文。
(1)借助拼音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字音。
(2)出示音节词语卡片练读:zh*p2ini3o6rch4nli3nhg4nl]y#uy#uy*m!xi1nghu4zh#ngy$u
(3)自己练读短文,逐步做到一目双行。
(4)指名分句读,齐读短文。注意“绿油油”应读l]y#uy#u,“油”读一声,不要读成二声y$u。
(三)看图读文,学句、学词。
1.指名读第1句,学词、学句。
(1)教师指图问:
①谁知道什么是小竹排,它有什么用处?(板书:小竹排)
②小竹排上坐着谁,竹排上还有什么?(祖孙二人,他们正在谈着什么,孙子手中抱着一只鸡,身后有一箩筐的米)
③什么叫顺水流?(顺着水流的方向往前行)
④这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2)读第1句,注意句号的停顿,要读出祖孙二人乘小竹排顺流而下、头上小鸟鸣叫、水中鱼儿成群这种美景。
2.指名读第2句。
(1)看图,读第3行,问:什么叫两岸?(板书:两岸)
①河的两岸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先看竹排的左岸)(岸上有许多树和古式建筑)师述:岸上有这样多的种类不同的树,我们总的叫它们“树木”。(板书:树木)
②这些树木长得怎样?
③读短文第3行。
(2)看图,读短文第4行。
(3)看图,读短文第4行。
①指图上竹排的右岸,问:河岸上还有什么?什么是禾苗?(禾苗)师述:稻子、麦子、玉米、谷子等等粮食作物的刚长出来的幼苗都叫禾苗(板书:禾苗)。
②看看图,读读短文第4行,说说禾苗长得怎么样?(“绿油油”讲禾苗很绿,长得好)
(4)指导读第2句。
两岸/树木密,
禾苗/绿油油。
3.指名读短文第3句,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1)看图,师述:在这里河中小鱼儿成群,河岸上树木茂密,禾苗绿油油,小燕子在空中鸣叫着,疾飞着,风景这般美,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江南”是指什么地方说的?(教师板书:江南)师述:江南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河流、湖泊多,鱼多,虾也多;江南适合稻子生长,每年成熟季节收获多,所以说江南是鱼米乡。(板书:鱼米乡)
(3)看图,读短文最后一行,问:为什么说“画中游”?
师述: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告诉我们江南风景美如画。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顺水前行,一路观赏着两岸如画的美景。真好像在画中游览一样。
(4)指导朗读第3句。
江南/鱼米乡,
小竹排/在画中游。
(四)巩固复习。
1.读词语:树木禾苗小竹排江南两岸鱼米乡
2.朗读短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玫瑰花
- 洗澡
- 妈妈生病了
- 我又掉牙了
- 赶鸡
- 吹泡泡
- 云海
- 上海看病
- 骑自行车的故事
- 爷爷的笑话
- 永远的小白兔
- 上海大众扎根青田
- 雾娃娃
- 武昌江滩
- 有人敲门怎么办
-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走创新之路(1)
- 储运企业如何向第三方物流转变(1)
- 管理技术创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选择(1)
- 浅析企业团队精神的培养(1)
- 浅析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1)
- 刍议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1)
- 浅析连锁企业的发展趋势(1)
- 提高企业班组长培训效果的对策分析(1)
- 《石油企业管理创新之我见》(1)
- 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者收购(MBO)的思考 (1)
- 构建绿色营销的企业形象战略(1)
- 成功实施“多元化”战略的策略思考(1)
- 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的企业绩效评价(1)
- 浅谈企业财务战略(1)
- 高科技企业技术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1)
- 风筝诗拾趣
-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 诗歌鉴赏多向思维示例──兼谈《夜书所见》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 贾平凹文选
-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导入
- 《风筝》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挑促织”中的“挑”该怎么读──《夜书所见》教学有感
- 《古诗两首》教学杂谈
- 无需太多表白,贵在倾心以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反思
- 风筝的发展
- 古诗教学中的主题建构──《夜书所见》教学有感
- 贾平凹简介
- 《古诗两首》片断赏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