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我教《故都的秋》的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自己最喜欢的事或物吗?是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达一下你的喜爱之情吗?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去寻找思考,可以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最爱,并让其用语言表达一下,不求很好,但求学生能动起来,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情感动起来,就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心灵进行“按摩”,容易上出语文课堂的张力来。
今天我们来看看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郁达夫先生喜欢什么?他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的?
学生读文思考回答,板书课题,在学生大致回答之后明确)郁先生喜欢“故都的秋”,表达他的喜爱之情的句子是课文结尾的一句:“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样可以尽快地进入课文,不生枝蔓。在自己思维遇到阻力的时候,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名人的表达方式,这对学生的刺激效果是明显的。
人们喜爱某种事或物总有他的理由,那么,郁先生喜爱“故都的秋”的理由是什么呢?
学生情绪高涨,发言踊跃。
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也就是说,北国的秋有清、静、悲凉的特点,这就是北国的秋的味。这种感觉都是(冷、暖)色调的,那么,作者为何喜爱冷色的秋味呢?
学生有的从课文中去找,有的从注释中去找,有的学生则自己揣摩自己说,还有的学生比较茫然,这时教师介绍作者,补充时代背景,这样的思路浑然一体,既避免了过去的从时代背景讲起的呆板,又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作者喜爱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这三个词还只是比较概括也较为抽象,如何让人感知作者喜爱北国的秋的原因,还得要做更细的工作,那就是如何化概括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这就是文学需要做的事,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做这一工作的。
学生通读全文,找到表达北国的秋味的具体意象且自然地进行了分层,也为下面教师范读、学生分组朗读创造了条件。
做到这一步,可以说导入工作就完成了。课后学生反应很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小结:这样导入有如下几个好处:一是平空而来,有让学生耳目一新之感,可以打破常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用由果溯因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构思文章、抓纲阅读的能力;三是从整体到局部的破题思维,可以培养学生将思想表达得更细致更具体的意识和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千斤之舌
- 语言—沟通的加速
- 语言与沟通
- 在细微中寻找大千世界
- 语言,沟通的基石
- 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桥梁
- 语言,人类的骄傲
- 生活中的俄罗斯方块
- 水的凝重 山的沉稳
- 此时有声胜无声
- 双赢的智慧
- 任是流行也精彩
- 双赢,一种人伦的智慧之美
- 双赢的智慧
- 真正的天堂
- 构建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初探
- 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探析
- 世界著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精萃
- 服饰行业员工敬业度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研究
- 略论新时期民办高校教务秘书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 电信资费管理出新规 秘书台等业务开通须经用户同意
- 浅谈企业在实施人性化管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新思想
- 人才资源及其建设初探
- 人才战略决定企业发展
- 中美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和目标体系比较
- 2012年国际秘书节秘书文化研讨会在京举行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第七次会议举行
- 刘萍秘书长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调研
- 突破人才瓶颈
- 秘书工作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
- 《棉鞋里的阳光》
- 《松鼠和松果》
- 《失物招领》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四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二
- 《美丽的小路》片断赏析
- 《两只鸟蛋》片断赏析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三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三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二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三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之二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四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二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