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氓》之女主人公形象新探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氓》之女主人公形象新探

《卫风·氓》是《诗经》中极为重要的叙事诗篇,全诗借助于女主人公对既往情爱生活经历的自诉,从而彰显出当时社会的影子。《氓》作为一首对后人极具影响力的诗作,评述甚多,就诗中的女主人公形象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如果我们不囿于前人之说,不拘泥于“教参”,仔细品读文本本身,我们对诗中的这样一个古代女性的形象,就可能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氓》,是依据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次第展示出女主人公不同生活时期的形象的,因此,这一形象的特征绝非如“教参”所云,是什么“勤劳、坚强、温柔”,它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更多的是这一形象特征的复杂性。这一复杂性又主要凸现在女主人公三个不同的生活场景中。

一、恋爱时的情深意切

诗的开篇即直接切入当年女主人公的恋情生活,至于这一情缘,是源于少时的青梅竹马,还是成年后的一见钟情,诗中无法明证。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某一个时间段里,两个年轻的男女恋爱了,他们彼此的心中有了那份难舍的牵挂。于是,便有了“蚩蚩”的“氓”,借“抱布贸丝”实“来即我谋”。氓,显然不是一个富有者,他没钱请来“良媒”,只能只身带着美丽的憧憬走近心仪的姑娘。无疑,这样的走近,带有某种戏剧的意味,也颇有些许的浪漫情调。这样的意味,这样的情调,激起姑娘砰然的心跳也就是一种必然。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女主人公情义绵绵地送着自己的情郎,一直送过了悠悠的淇水,依旧依依不舍。于是,也就有了以心相许的承诺,以秋为期的约定。氓的身影在云水之间,淡化了,消失了,却长驻在了女主人公内心深处最为柔软的地方。当这样的情意变得更为幽远而深长时,自然也就被推向了一种极致:那就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的伤怀凄楚和“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的由衷欢欣。这便是热恋中少女情怀最为逼真的写照。清人方玉润对这一段如此评说:“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己者,女殆痴于情者耳。”一个“痴”字,点出的正是其情之深其意之切。

二、婚变中的委屈求全

其实,女主人公的委屈求全,在她恋爱时就已初见端倪。当氓“来即我谋”时,其潜在的含义非常明了,即想带着心仪的姑娘一道回去,女主人公只是出于“子无良媒”的考虑,才没有与之相随;当氓大失所望,其“怒”溢于言表时,女主人公更是依依送别,百般劝慰,指秋为期。或许,这一切就已为他们的以后的婚姻生活罩上一层不祥之云。

如果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时,氓对女主人公还算是有情有义的话,那么,随着时光的流逝,氓原先的那种情义渐次淡化,“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正是氓情感退色的一种形象化的表述。面对这样的变化,女主人公以自己最大的“忍”,来谋求家的“全”。虽然诗中的叙事是片段的,情节也是不完整的,可是我们还是可以从诗中感受到女主人公的那种“忍”性。“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这是述她她自己多年为氓妇的贫寒;“三岁为妇,靡室劳矣”,这是说自己恪守妇道勤俭持家品性,“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这是表她自己为改变家贫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家”。可她又换回了什么呢?是氓的不屑,氓的“暴矣”,乃至氓的遗弃。这是多么的不公平呀!

心中的委屈有万般,可回到了娘家,这万般的委屈还得自己噎着。“兄弟不知”,他们不知道“女也不爽”,他们也不知道“士贰其行”,他们只是一味地笑话她被弃后的羞辱。为了能在娘家暂得一方栖身之地,女主人公还得忍气吞声,她唯一能做得只能是“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失去了“家”的女人还能怎样呢?

三、被弃后的伤情无奈

当然,在女主人公的内心深处,对这样的一个既成事实的失败婚姻一直没有放弃过,她以她的方式幻想着一种永远不能实现的可能。“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便是她内心深处的一种理想,她希望能够回归到那种天真浪漫而又无邪的过去,那里有两小无猜,那里有卿卿我我,那里有海誓山盟,正所谓的情到深处总为情误。可是,现实总是将理想的境界涂抹得面目全非,氓的“不思其反”使得她永远只能滞留在伤情的彼岸。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中学生留学利大还是弊大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作业完不成惩罚?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人类会自己毁灭地球
中学生出国留学利弊几何
武侠小说不宜读
合理运用惩罚
作业完不成就真该惩罚吗?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天上的星星
作业写不完惩罚有没有好处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出国留学要自强
传统艺术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分析
“三个代表”:应对时代转型的战略思想
中国现代化模式的选择
我国《物权法》中遗失物拾得制度探析(1)论文
分析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试析生命周期特征的营销策略(1)
浅谈我国现行司法制度的弊端及改革的思路(1)论文
浅谈艺术的时代性
论社会主义是自觉发展的社会
谈研究方法的视角读《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1)论文
关于“媒介审判”的思考(1)论文
基于人民法院 滥用逮捕权之弊端及对策(1)论文
浅谈道教与国人审美趣味
设计艺术不断创新的必要性
论事实推定的效力(1)论文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二
《桥》趣闻故事
《桥》教案设计之二
《梦想的力量》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梦想的力量》写作背景
《梦想的力量》重点字词的意思
《桥》美文欣赏二
《梦想的力量》重点问题探究
《桥》美文欣赏一
《桥》随堂练习 提高篇
《梦想的力量》重点字词梳理
《梦想的力量》整体阅读感知
《桥》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桥》教案设计之一
《梦想的力量》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