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9
“抱布贸丝”的“布”作何理解
《诗经·卫风·氓》里的一首诗:“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既我谋……。”这是一首爱情诗,大意说:“那个青年满实在的,抱着布来换(或买)我的丝;他实际上不是为丝而来,而是找我谋划我们的婚事。”对于其中的“布”字,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汉代《诗经》大师毛氏、经学家郑玄都解释为“布币”,“抱布贸丝”就是怀抱布币来买丝。后人以此作出推论,西周布币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西汉著名经济学著作《盐铁论》中却把“抱布贸丝”解释为物物交换,东汉思想家王充也同意这种看法。也有后人由此作出推论:西周基本上还通行物物交换,钱币应用很不广泛。持这种看法的批驳前种看法的人说:布币岂有“抱”的?对方引证考古发现说:出土的布币往往是一小捆一小捆(束)的,当然要“抱”。
他们还引《韩非子·内储说》中卫国一个老太太的祈祷:“使我无故,得百束布”作为旁证。然而考古发掘中毕竟没有发现多少西周的布币,所以要完全否定物物交换的说法还显得证据不足。
近年来又出现第三种说法,即认为“抱布贸丝”的布既不是金属布币,也不是普通实物,而是一种实物货币。战国时期秦国可能也曾以长八尺,宽二尺五寸的一块布作为货币。魏晋到隋唐数百年间,不少地方也曾经用布帛作实物货币。
当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韩非子》中老太太希望得到的“百束布”也是这种作为实物货币的布。尽管如此,先秦文献中有关以“麻布”为实物货币的记载实在太少了,要证明“抱布贸丝”的布为实物货币更加困难。
这里我们不禁要联想到“货币”的“币”字。它在先秦文献中出现的次数不算少,而且大都是指丝织品,有人甚至认为“币”的本意就是丝织品。然而这些“币”却不是指货币,而是指“礼币”,即用来举行礼仪的物品。不过,为什么我们讲的“钱币”、“货币”中都有一个“币”字,这倒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关于“抱布贸丝”有几种解释,究竟哪种解释正确,恐怕一时还难作结论。当然,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反映的是哪个历史时代的情况,也都还是有争议、尚待解决的问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彼岸
- 爱的脚步
- 活力四射的初三岁月
- 水
- 惊蛰
- 幸福的真谛
- 恩情无限,真诚回馈
- 黑板+粉笔=粉笔+黑板=爱
- 疲惫和轻巧的脚步
- 梦想·坚持·超越
- 纯洁的心灵
- 记住自己失败的时候
- 我眼中,你最美
- 记住自己
- 粉笔灰的味道
-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
- 锚喷支护技术在小浪底工程中的应用
- 浅谈施工中的技术交底
- 水库堆石坝面板沉凝土杭裂技术研究
- 芹山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周边缝止水施工
- 隧洞新奥法设计与施工
- 船闸工程施工阶段抽水试验报告
- 丙乳砂浆在混凝土加固中的应用
- 三峡大型尾水肘管内支撑结构探讨
- 如何在水利工程施工招标中防止投标人串标、围标
- 重力式码头沉箱安装施工技术
- 声发射检测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上的应用
- 白云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
- 黄河下游泥沙淤积解决办法
- 长江大堤加固防渗技术的应用
- 《各具特色的民居》 相关链接
- 《各具特色的民居》 配合练习
- 《各具特色的民居》 写作指导
- 《顶碗少年》 写作指导
- 《顶碗少年》教案讲义 体味篇
- 《顶碗少年》 作家作品介绍
- 《顶碗少年》 重点字词梳理
- 《各具特色的民居》 教学设计一
- 《各具特色的民居》 范文习作
- 《藏戏》美文欣赏 看戏
- 《各具特色的民居》 重点问题探究
- 《各具特色的民居》 句子理解及练习
- 《各具特色的民居》 教学设计二
- 《各具特色的民居》 训练素材
- 《藏戏》美文欣赏 社戏(节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