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氓》之“讨论”一束

《氓》之“讨论”一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氓》之“讨论”一束

一、“三岁食贫”“三岁为妇”中的“三”

课下注为:三岁,指多年。这很有道理,古诗文中“三”常常泛指多数。《魏风·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里的“三岁”即指多年,表现出“硕鼠”的贪婪、无耻;曹操《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句中的“三匝”同样不是“确数”,写出了贤才在择枝而栖过程中的犹豫与彷徨。

《氓》中的女子嫁给氓后,日夜操劳,“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多年的劳作与贫苦的生活,尤其是氓的“二三其得”带给她的长期的精神痛苦与煎熬,让曾经美丽动人的她变得苍老、憔悴。如此,很多书上关于诗中“桑树”意象的解释才显得合情合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年青时的美丽、丰满、鲜润;“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女子年老色衰后的苍老、枯萎。

但是,如果有同学非要钻一下牛角尖,说:将“三岁”理解为实指,就是确确实实的三年,行不行?我说,可以。女子出嫁后不久(可能只几个月),氓在“言既遂矣”后就开始“变心”,尽管女子想用自己的劳作挽救失败的婚姻,但氓这个薄情而自私的人,却由对女子的冷落而“至于暴矣”。把“三岁”理解为“确数”,可以更鲜明地突出氓的变化之快,突出沉重的劳作与心理折磨使一个“沃若”的女子很快“其黄而陨”。这样,是不是更能深化悲剧意味,增强诗作的批判性呢?

《氓》是一首“弃妇诗”,是女主人公的自诉。造成女子婚姻悲剧的原因表面上看是氓的“罔极”,是女子的遇人不淑,有着很大的“偶然性”。但如果我们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层面去分析,女子的被弃其实是个“社会悲剧”。处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过渡期,男子是社会及家庭的中心,是“决定因素”。年轻人的恋爱尽管有《关雎》《蒹蒹》《静女》里的朦胧、浪漫、执着与欢笑,但一旦进入到婚姻的围城,很多人往往摆脱不掉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女子出嫁的时候是“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较丰厚的陪嫁、美丽的新娘,这应该是“言既遂矣”的具体所指。由此看来,求婚时的“氓之蚩蚩”完全是一种假像,是一种为了实现“言既遂矣”而装出来的,氓其实是很虚伪甚至有些奸猾的薄情郎的形象。女子因为当初的“走眼”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才有了“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的慨叹。要知道,这慨叹可是椎心泣血、字字含泪呀!

二、关于“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一般的理解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乃女子回到家后的事。“兄弟”讥笑她什么呢?课下注为“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有些语焉不详。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兄弟讥笑她:当初你在没有“良媒”的情况下自作主张,那么急切地嫁给那小子;现在怎么样呢?被赶回来了吧,自己酿的苦酒自己喝吧。当然,如果兄弟了解到女子曾经深受虐待饱尝家庭暴力之苦的话,可能不会“咥其笑”,有些血性的还要找氓去算账。毕竟“血浓于水”,姐弟之情还是有的。

有同学可能会问:这首诗写的就是女子在回家途中的所见所想,“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应该是这个女子想象回到家后可能出现的局面,这样理解行不行?

我看可以。女子被赶回家,在车上回想过去曾经的甜蜜和不幸,又设想回家后可能的局面,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往者不可谏,来者又不可追,真的很可怜。马茂元先生说她是“往事不堪回首,前程亦复可畏”,可以说是进退维谷了。即便如此,她仍然能“亦已焉哉”,真的很坚强。如此,最后一节中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也就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既是兴,又是比,而不是教材所说“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五常”。

其实,即便将“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理解为女子回到家后的“实景”,上面所引教材对“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的解释也是不妥当的。这应该是一个比喻,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叫反喻。举个例子,如“这种风气可不像西北风那样能很快横扫天下”。这两句诗更合理的解释应为“比喻男子的欲望可不像淇水和隰水有止境”。

小记:上学时读《氓》这首诗,没觉得有多难理解。一个很老套的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过了文字关,弄清了什么是赋、什么是比、什么是兴,主要人物的面目清晰了,就完事大吉了。后来教了两次,基本上鹦鹉学舌似地教法,自己没深入探究,也没想过学生会有什么疑难问题。暑假期间备课时,发现有很多问题有深入探讨的空间,细细品味,方对文学之妙有了切身的体会。如此看来,教师的独立行走训练是没有终点的,“生命不息,‘行走’不止”,信然!

──摘自李玉山博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好朋友——少儿网
可爱的小狗
游油田乐园
我和我的同桌
快乐的星期天
二十二世纪新发明
水的净化——记一堂有趣的实验课
可爱的校园
看《五月·八月》有感
假如风有颜色
小鱼护食
可爱的老家
游宝葫芦
滑雪
老师改造仪
探析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若干问题(1)论文
英语语感教学浅析
对我国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双重选择分析(1)论文
外语学习词汇为本
多媒体英语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探讨内陆出口企业如何选择贸易术语(1)论文
构建“立体”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谈新一轮国际贸易保护及我国外贸应对策略(1)论文
关于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反倾销问题的分析(1)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谈我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1)论文
论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1)论文
谈国际贸易中汇率风险的规避(1)论文
探讨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如何应对美国反倾销问题(1)论文
探析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问题(1)论文
《从现在开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之五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之一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之三
《从现在开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之六
《从现在开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从现在开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之五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之二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之三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之四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