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的“自”字》补释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的“自”字》补释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8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的“自”字》补释

读了张文虎、王积庆《〈孔雀东南飞〉中的“自”字》一文(载《语文教研》一九八四年十一期),觉得获益非浅,启发很大。这里对某些值得商榷的字句做一些补充注释,以就教于张、王二同志。

“我自不驱卿”,张王二同志解释:“‘自’当训‘自然’。按:此‘自’字如解释为‘虽然’,表示转折关系,也说得通。”我认为该句中的“自”字应作“本”解,“我自不驱卿”即“我本不驱卿”。《广释词》中“自”作“本”解时,即引此句为例。王训《度关山》:“好勇自秦中,意气本豪雄。”“自”与“本”互文。《陌上桑》中的“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自”皆作“本”解,即“使君本有妇,罗敷本有夫。”“本自无教训”,张王文中解释:“‘自’训‘即’,解释为‘就’。……‘本自无教训’、‘自可断来信’两句中,‘自’都当训作‘即’。”我认为“本自无教训”中的“本自”为内动助词,作“本是”解。曹植《七步诗》:“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自”一作“是”,有的版本即“本是同根生”。颜延之《五君咏》:“中散(稽康)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即仙人)”,“本自”就是“本是”之意。“自可断来信”一句中的“自”字解作“即”是对的,它与“本自”的“自”不同,我们不能说成“本即无教训”。

“葳蕤自生光”,张王二同志解释:“‘自’似当作‘且’讲。……‘自’应为并列连词,可解释为‘而且’”。这样解释是讲得通的,但接下去说:裴学海《虚词集释》收有此种译法,并举《韩非子·说林》语为佐证“‘为人主者,诚明于臣之所言,则虽罼弋驰骋,撞钟舞女,国犹且存也,不明臣之所言,虽节俭勤劳,布衣恶食,国犹自亡也。’句中‘自’、‘自’互文。”我以为援引此句来作说明就欠妥贴了。《韩非子·说疑》(按:不是《说林》篇,而是《说疑》篇,《说林》篇中无此文句,《虚字集释》一书中可能是刊误,作者也以讹传讹。)篇中的“国犹且存也”、“国犹自亡也”,不是“且”、“自”互文,而是“犹且”、“犹自”互文,它们作“还是”、“仍然是”讲。江苏人民出版社的《韩非子校注》一书中对此句的翻译是:“做君主的,如果确实能够洞察臣子所说的一切,那么即使经常打猎骑马,耽于女乐,国家还是可以存在的(国犹且存);不能洞察臣子所说的一切,即使勤劳节俭,布衣粗食,国家仍然是要灭亡的(国犹自亡也)”。可见“且”、“自”在这里都不是“而且”之意。

“自名秦罗敷”、“自名为鸳鸯”,张王文指出:“此‘自’当译作‘所’,作结构助词,起指代作用,‘自名’即指所取的名字,‘名’当作动词‘取名’讲,与‘所’组成所字结构,表示一个名词性词组。”我以为这里的“自”训“其”较为切合。《广释词》注:“自犹‘其’,代词。《洛阳伽蓝记·法云寺》:‘自余酒器。’《太平广记》‘自’作‘其’”。该书接着引“自名秦罗敷”、“自名为鸳鸯”为例,指出“自名”皆为“其名”,也就是“她的名字”刘淇《助字辨略》举《庾信传》中“自余文人,莫有逮者”句为例,并注:“自余,犹云其余”。据此,“自”训“其”为当。

“好自相扶将”,张王文解“自”字为“代词,作‘自己’讲”。我以为作“亲自”讲更贴切。《中华大字典》“自”字的第(七)义项注为:“躬亲也。”“躬亲”即“亲自为之”,也就是“亲自去做”的意思,常用语有“事必躬亲”。用在这里有强调亲自躬行之意。“好自相扶将”就是“好好地亲自服侍老人家”。

《孔雀东南飞》一文的“自”字补释于此,不当之处,尚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儿时玩伴
我的妈妈
一张“产品”说明书
那个老人真的很傻
我的好朋友
我的同学——蒋乙
心灵手巧的J老师
我的妈妈
我的老班
我是多样星座人
邻居王伯伯
“多变”的我
我最熟悉的人
带着面具的猫
我们组的“洋娃娃”
论法国早期巴洛克声乐作品语言发音规范
章丘方言中关于L和R的发音现象
超声波热量表的频差法流量测量原理
西藏投入西部开发要重新认识自身的特征(1)论文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复习能力
抓住西部开发机遇促进西藏财政可持续发展(1)论文
谨防当前我国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误区(1)论文
“新批评”与中学语文教学
论民国时期的定货契约习惯及违约纠纷的裁处
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研究
区域、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轨迹(1)论文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流派与风格(二)
模糊意识——中学语文教学的“狭窄地带”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立法背景与立法过程评析
关于张学英诉丁一案件的评述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月亮代表我的心──《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怎样发挥教师设问有效性的思考?──《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
《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