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孔雀东南飞》中的兰芝与仲卿

《孔雀东南飞》中的兰芝与仲卿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孔雀东南飞》中的兰芝与仲卿

这首长篇叙事诗成功地刻画了几个有着不同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其中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青年,为了获得爱情自主与幸福,与封建势力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最后,一个“举身赴清池”,投水而死,一个“自挂东南枝”,自缢而亡。这一结局,非常震撼人心,极其深刻有力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礼教的罪恶。

刘兰芝是一个美丽的青年女子,她“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打扮起来,足下丝履,耳际明珠,艳丽甚无比;行动起来,姿态轻盈,纤纤细步,“精妙世无双”。她“生小出野里”,是个普通家庭,但逃不脱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从小就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因此,是个有一定教养、知书达礼的青年妇女。自出嫁焦家,侍候婆母,总想着“奉事循公姥”,更有生产劳动压在身上,常常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以“三日断五匹”的高速度,织出一匹匹丝绸,是个勤劳又能干的妇女。这样一个合乎礼教规范的青年女子竟为其专横暴戾的婆母所不容。她与仲卿虽然夫妻和睦,十分恩爱,却被婆母“遣归”,休回娘家。仲卿纵然苦苦求情,亦无法改变其母之原意。于是他们相互盟誓,希望再次团圆。不料,兰芝又受到长兄的无情逼嫁,兰芝与仲卿一个不再嫁,一个不再娶,双双自杀,以其生命之火、直向封建家长制和礼教烧去。在那封建社会的沉沉黑夜里,他们象划破夜空的明亮的流星,给那些渴望婚姻自主的青年以斗争的勇气,给那些封建的卫道者以强有力的打击!

刘兰芝反抗以其婆母和长兄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制和礼教,态度坚定,决不妥协,表现了极其坚强的性格特点。首先,繁重的纺织劳役,她顽强地忍受着,勤劳纺织,达到最高速度,却遭到“大人故嫌迟”的挑剔,这使她难以忍受,免不了要辩解几句,又遭到婆母的“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的蛮横无理的辱骂。这更进一步促使她突破了封建礼教“曲从”(见班昭:《女诫》)的束缚,发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的沉痛而强烈的呼喊,为了获得人的待遇,忍受离开爱人的苦痛,催促仲卿“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表示决不继续忍受折磨的决心。

她“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没昼没夜,勤劳纺织,孤孤单单,独守机房,处境异常困难,但她坚强地忍受着。只是到了无法忍受的时候,她才向仲卿倾诉衷情。她自信真理在自己这一边,对待婆母没有什么理亏之处;请归告别婆母时,态度坦然自若,没有一滴眼泪,足见其刚强。只是见到小姑才珠泪涟涟,上车归去,才泪如雨下。这前后对比,更突出了她决不屈服的坚强性格。

阿母劝其再嫁,她还述说了她与仲卿“结誓不别离”的盟约,当“性行暴如雷”的阿兄逼嫁,她不要求体谅,也没有一句辩解的话,决不屈服于阿兄的威胁,也决不为太守家可能有的荣华富贵的生活所动摇,表面上表示应允,心里早已下了以死殉情的决心,准备向封建势力作最勇敢、最坚决、最后的斗争。

凡此种种,都充分地表现了她的刚强不屈、宁折不弯的坚强性格。

兰芝的另一个性格特点是聪明、善良,在斗争中又能有分寸的忍让。她生活在封建社会,受的是封建礼教的教育,在婆母跟前,是个晚辈,在长兄面前,是个妹妹,长幼有序的道德规范不能说对她毫无影响。所以,对待婆母的压迫、辱骂和阿兄逼嫁的态度,最本质的是反抗,是坚强的反抗,也有忍让,然而是有分寸的忍让。这又恰恰是她聪明、善良善良性格的表现。

“鸡鸣入机织”,是她在婆母多次“嫌迟”的逼迫下,于鸡鸣时就走入机房了。忍了又忍,让了又让,待到实在不得不说了,才有辩解之言词,然而又遭到无礼的辱骂;又是忍让之后,看出婆母遣归的用心,才主动提出“遣归”,这些都是她善良、聪明的表现。

辞别婆母,婆母竟然“怒不止”,而兰芝自谦地说她自小出生在“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然后带着不平的语气,说“爱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这就表明她不甘心自己所处的奴隶地位,委婉地表达她要争取平等的人格。至于“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不能不说这是她对年老婆母的一种关切。嘱托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也表明了这种感情。总之,辞别婆母的话语表达了有分寸的让心情,恐怕也考虑了仲卿的处境,这正是她聪明、善良性格的体现。

媒人登门,阿兄逼嫁,性情刚强的兰芝并未先直叙实情,而是母亲代为表示“女子先有誓”,这表现了她在行动上的忍让。当阿兄“心中烦”,讲出了一番一心往上攀附的言辞后,她知道阿兄声色俱厉的逼嫁,太守那种类似强娶的求婚,已是无路可走了,于是,从沉思中抬起头:“理实如兄言”,“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忍去了许多与之相争的言辞,然而这些话,虽然都是反话,暗中下了以死殉情的决心。

正因为兰芝多方考虑,对婆母、长兄多所忍让,也就更进一步暴露了他们的专横、凶狠、暴戾,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

焦仲卿是兰芝向封建家长制和礼教作斗争的挚友,他们始终站在一起。是他同情兰芝,也是他支持兰芝,使兰芝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受到鼓舞。兰芝遭到婆母的压迫与辱骂,是仲卿出面为其辩解;兰芝遭到阿兄的逼嫁,她不感到孤单,那是因为有与仲卿的盟誓,知道他必然前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仲卿支持她与之作坚决的斗争。最后,与兰芝的结局是同样悲壮的。他之所以成为兰芝可靠的挚友,首先是他忠于爱情。与兰芝真挚而深笃的感情,从“誓天不相负”的盟约中,我们看到的是任何力量也不可改变的。母亲三番两次地用“窈窕艳城郭”的罗敷女来引诱,始终未能改变他坚定的心;母亲“槌床便大怒”也罢,“零泪应声落”也罢,都丝毫未能改变他忠于兰芝的坚强信念。其次,他与兰芝同是封建势力的受害者。所以说仲卿的斗争是坚决的,性格也是坚强的。

然而由于他的出身、受的教育、处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都不同于兰芝,与兰芝的坚强性格特点又有所不同。仲卿是“大家子”、“是“仕宦于台阁”,他的家庭是个官宦人家,门第较高贵,他个人又是太守府的官吏,当然也受过较深的封建教育。这些就给仲卿带来了性格上的弱点,焦母辱骂兰芝“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仲卿虽有辩解,但无有力的反驳,只是表示“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遭到“小子无所畏”的责骂,他又“默无声”,对着兰芝“哽咽不能语”;听到焦母说什么“贵贱情何薄”的时候,他也没有任何辩解。因此,他斗争无力,表现出一派怯懦书生气。

兰芝被遣归,临走“涕落百余行”,仲卿也毫无办法,只是说些“且暂还家去,……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当兰芝告诉他家有“性行暴如雷”的哥哥,“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时,他还是拿不出任何办法,又进一步表现了他的怯懦性格。直到他与封建势力以死相拼时,还要把死的念头告诉残暴的母亲,临死还犹豫不决,于庭院树下“徘徊”。作者写他的每一行动,每一句话,几乎都是从他这一怯懦性格选词设句的。

兰芝与仲卿为反抗封建家长制与礼教,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后以壮美的死,暴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家长制与礼教的残暴罪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猜成语
乡村之行
今天我做饭
试卷啊试卷
日记两则
这一天,真是.......
第一次演讲
苦练出天才
当我胜利时——乐
日记三则
让助人成为一种习惯——记可爱的同桌
做个励志少年——读《鹏程万里》有感
“旱鸭子”下水
有意义的班会
孙老师,我向你推荐一个人
“四抓”铸成坚强堡垒——记×县地税局党支部
行政领导用人艺术的研究
《劳动者之歌》组诗
派出所等级化管理考核奖惩办法
离职发言
××同志的现实表现情况
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第二阶段转入第三阶段的请示
《物业管理条例》实施前后对比分析
真诚交流 坦诚沟通 多措并举广泛开展谈心
粮食局先进性教育阶段成果展示
在征求对市委领导班子意见座谈会上的发言
用羸弱的双肩撑起国税事业一片蓝色的天空
以责任的名义
探讨物业管理区域内各专业管理部门维修范围的界定
公司司机岗位职责
论析改革创新促发展——关于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关于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建议
关于荷兰鹿特丹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与创新
“以就业为导向”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
现行绿色贸易制度的缺陷及其改革
国际贸易摩擦新时代与中国经济政策调整(1)
关于对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再思考
谈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经营管理(1)
有关避税行为非法性原因分析
关于城市竞争力及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思考(1)
关于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浅探
税收——股权激励的核心问题
整合资源 打造平台 加快版权贸易发展(1)
虚拟经济不能离实体经济太远(1)
趁春光
背影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北平的春天
《春》课文评点
匆匆
多姿多彩的咏春诗
《春》问题探究
《春》同步达纲练习
《春》语法修辞库
《春》基础知识训练
《春》课时训练
《春》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春》重点难点精析
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