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孔雀东南飞》教学札记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课本的常选范文,它是汉乐府民歌的杰出代表,对它的开掘不仅仅停留在人物形象的赏析上,可以从各个角度(尤其是艺术形式的角度)对这篇千古名作的独特魅力进行充分地阐释。要分析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针对学生不喜欢古诗词这一现状,采用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这一方式,上好了这篇课文。
学生要改写好课本剧,就必须充分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把握人物形象。为此,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去熟悉课文内容。学生们都非常积极,分成四个小组,根据对剧本的不同解读,写出了他们对作品人物的理解。这就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目的。学生分组编写排演课本剧,就必须团结协作,深入钻研,才能把课本剧编写排演好,这样就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学生的课本剧的人物与大体情节不变,对刘兄、焦母及结局的处理就各有千秋。有改成大团圆结局的;有的干脆改成喜剧;有的同学痛恨刘兄与焦母,让他们在剧中没有好下场,出了一口气。演完后,让同学们进行讨论,这样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刻。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课本剧及讨论,能准确、全面、深刻地理解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深刻认识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以及人生观。他们也在讨论中认识到焦母、刘兄表面上看是杀害刘兰芝、焦仲卿的凶手,实际上他们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拆散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并非其本意,他们主观上的愿望还是希望维护自己亲人终身幸福,但是,客观上他们失败了。问题的深刻性在于:兰芝、仲卿毕竟是通过他们的手直接害死的。他们在作为受害者的同时,也成了封建礼教的帮凶。真正的凶手是当时封建礼教形成的社会力量。
上完课文后,提出引申性的问题:假如你在恋爱时遇到焦母、刘兄式的人物,爱情遭到横加指责时,你将怎幺办?从课内到课外,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问题,贴近现实,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以及人生观。
本人应用以上方法教授《孔雀东南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在讨论时情绪高昂,思维灵敏,争辩激烈,形成了很强的对抗性。通过上述争论,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敏性、条理性,培养了学生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体现了语文新大纲提出的在教学中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要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挣钱
- 雷雨之前
- 我伤心的一讲事
- 保护动物爱护环境——读《黎明前的营救》有感
- 一张发错的报纸
- 我是水我呼唤
- 假如我是班干部
- 游比干庙
- 烤馍记
- 煎鸡蛋
- 比赛结束了
- 泪水凝聚的爱
- 山村交响曲
- 春天里的金湖边
- 我们的朋友
- 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初探
- 风险导向型审计初探
- 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信息披露与规范
- 浅谈防范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 地方审计机关在依法审计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 对国有企业年报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借鉴与完善
-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及风险控制
-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 企业法定代表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审计方法
- 对委托理财进行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对企业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探讨
- 德国内部审计模式新发展
- 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 《社戏》生字解析
- 《社戏》课文阐释
- 鲁迅故乡社戏闹
- 《社戏》重难点讲解
- 美丽的《社戏》 不朽的经典
- 《社戏》课文导读
- 《社戏》预习提示
- 对《社戏》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 《社戏》的叙事技巧
- 《社戏》重难点点拨
- 《社戏》中的一个疑难问题
- 鲁迅对京剧的态度与《社戏》
- 《社戏》学法点拨
- 《社戏》知识归纳
- 一生情缘忆恩师 鲁迅津门看社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