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自读 改编 品评──《孔雀东南飞》教学尝试

自读 改编 品评──《孔雀东南飞》教学尝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9

自读 改编 品评──《孔雀东南飞》教学尝试

被称为中国古典文学明珠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作为高三语文教材,可分析之处甚多:感人的故事、缜密的结构、精美的语言等等。可是在教学中如果简单地采用传统的方法,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必失之肤浅,收效甚微。因此,针对高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培养自学能力为目的的自读拟题、改编剧本、品评览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读写训练,使读写互促,收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自读──分拟标题

《孔雀东南飞》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情节性较强,学生对此会有兴趣。但若仅以文读文,很容易使学生浅尝辄止,以了解故事而满足,达不到真正的阅读目的。因此,在简介诗作有关情况之后,根据课后练习要求,重点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要求通过自读,理清诗歌叙述线索,依照情节发展,分拟情节标题。提示学生对情节的划分和标题的拟定要独到新颖。这样要求明确的课文自读,学生积极性高;为拟出独树一帜的小标题,学生肯专心钻研,这就有效地克服了学生阅读中存在的粗疏之弊。自读效果的检查,除个别词句理解之外,重点以交流“拟题”为主,由“拟题”的水平,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实践证明,多数学生能在自读基础上拟出较合故事情节的标题,有的还颇具新意。如一生所拟:“遣归”、“逼嫁”、“殉情”、“化鸟”,四个小标题以简洁的文字概括了故事大意,揭示了情节发展的脉络,突现了矛盾冲突的核心,确费一番心思。

采用要求明确的分拟标题的自读方式,既促使学生集中精力理清诗作思路,又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效果胜于师生同译的“讲读”法。

二、改编──精雕细刻

《孔雀东南飞》一诗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等典型形象,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极富个性,十分精彩。怎样让学生更好地体味人物性格,学习个性化语言特点呢?在指导自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之后,我大胆地采用让学生将诗作改编为剧本的方法,对课文学习重点精雕细刻,以加强对人物个性化语言的体味,增强对人物性格的感知。在改编之前,结合剧本有关知识向学生提出编写要求:以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刻画人物性格为训练中心,以现代口语表现人物语言为主要方式;可以结合想象,进一步充实细节刻画;同时对情节的安排可做适当调整,力求改编的剧本能供简单演出使用。

由于首次接触此项训练,学生兴致极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实践证明,尽管学生对剧本编写技巧不娴熟,或情节欠完整,或冲突欠集中,但在人物语言刻画上还是较成功的,基本达到了通过人物语言展示人物性格的训练目的。尤其对蛮横无理的焦母和见利忘义的刘兄的刻画更是精彩。“逼嫁”一节有个学生这样改编:

刘兄:(大声)兰芝!兰芝!

兰芝:大哥。

刘兄:兰芝,今天太守家来提亲,这事儿你是怎么个打算?

兰芝:大哥,我──我跟仲卿有约在先──

刘兄:什么仲卿!那是什么东西!现在提亲的是太守的公子,比那小吏不强上十万八千倍?别傻了,到了太守家,可有你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告诉你,这门亲事,你不应也得应!就这么定了!

兰芝:(欲言又止,泪如泉涌)

……

改编的这段文字,淋漓尽致地活画出了刘兄蛮横粗暴、见利忘义的丑态;也写出了兰芝在刘兄面前强忍愤怒的心理活动,为下面兰芝性格的发展巧妙地设伏。

在刻画人物语言的同时,细节的改编也较出色,兰芝辞归前的心态和殉情前的话别两外尤为传神。

改编其实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通过对诗作的改编,学生对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感知更具体、强烈,这可心说是阅读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在实际改编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三、评论──品味鉴赏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三学生应“初步具有对文学作品的鉴别欣赏能力”。为使学生深入挖掘品味诗作深层的意蕴,将学生思维由对故事表象的认识引至对作品进行评判的较高层阶段,在自读改编之后,特意组织了对《孔雀东南飞》的品评鉴赏。

文学作品的鉴赏是多角度的,同样对《孔雀东南飞》的鉴赏也是多角度的。在品评之前,先引导学生确定品评的角度,提出明确要求。因初次接触此种写作形式,教师要帮助学生按不同角度分拟评论题目,组织评论内容。如评论人物,可评一个,也可评几个;评论故事,可重在揭示其社会意义;评论诗作艺术成就,可以从结构、语言等入手。组织学生品评的目的重在看学生的思辨是否有深度,说理是否充分,对材料的运用是否恰当。

品评文章完成后,可进行适当的交流。交流中,一些“热点”问题会引起共同的举趣,如焦、刘殉情的意义,会有不同的看法,可适当引导辩论,目的在于开阔学生思路,提高思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鉴别欣赏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交流之后,教师可介绍有关品评之作,同时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认真修改习作,以补课堂之不足。

自读拟题是对课文的粗线条梳理,改编剧本是对课文学习重点的精雕细刻,品评鉴赏则是阅读的延伸,集读写于一体。三个环节,循序渐进,而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有组织、有目的的自学活动中,学生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消除了单纯“讲读”带来的困惑和厌倦,实现了学习的自我满足,并且得到了独立思考和表现的机会。这或许就是此一尝试的益处所在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漫游垃圾城
认错
劳累的星期天
妈妈学电脑
捕鼠记
春天的小雨
春天的颜色
妈妈,您辛苦了
学炒鸡蛋饭
我的一生
元宵焰火晚会
珍贵的礼物
养蚕
我爱大自然
续写《一包胖大海》
2012年技校工作总结
九年级初三政治科工作总结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数学备课组总结
2010中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2年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高一数学备课组总结
小学秋教研工作总结
上学期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学期工作总结模板
2010学年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高一年级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
2012年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中学2012年学校工作总结
中学语文教研组年度工作汇报
技校学年工作总结
论燃气企业资源价值链的管理
外部竞争、预算松弛与审计费用关系研究
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费用关系研究
我国外向型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战略的探讨
市场信息在企业竞争中的价值体现
对企业物流成本之分析
深化财政监管机制研究,明确财政投资评审与审计的区别
我国财政审计的发展趋势
企业职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思政工作在和谐企业中的适用性
如何做好工程签证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的意义综述
浅谈内部审计职业道德建设
对于石油企业行政工作的创新研讨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法
《我的第一本书》中心思想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写作背景
《我的第一本书》评点
《我的第一本书》研讨赏析
《我的第一本书》学习目标
《我的第一本书》难句解析
《我的第一本书》词义辨析
《我的第一本书》结构分析
《我的第一本书》主旨
《我的第一本书》文学常识
《我的第一本书》写作特色
《我的第一本书》词语解释
《我的第一本书》学法指导
《我的第一本书》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