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4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了解陶渊明的田园诗的特点。

⑵ 会分析诗歌的情感;能简单分析诗歌的炼字。

2、过程与方法:

⑴ 通过朗读、背诵诗歌,加强对诗歌的鉴赏。

⑵ 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象、意境的分析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象、意境的分析等。

2、会简单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能结合自己的体会来鉴赏诗歌。

3、品味《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解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相关知识介绍

1、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格。)

2、《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归去来兮辞》等诗文描写了田园生活。

3、陶渊明的诗歌喜写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现了对官场污浊风气的憎恶和对田园劳动生活的赞美。

4、明确: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题材,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朗读、探究,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讨论、明确: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1、从何而归?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为何归来?

⑴ 明确: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注意炼字“误”)

追问:据我所知,陶渊明一生多次辞官做官,难道是仅仅用一“误”字所能辩解的吗?

明确:

① 矛盾心态: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

② 彻底悔悟。

③ 也许是一种托词。

追问:所以“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

⑵ 明确:守拙归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

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3、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4、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5、学生反复吟读“开荒南野际……鸡鸣桑树颠”,体会诗中的意象,构建优美富有情趣的田园意境。

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概括追问: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小结:在这首诗里,我们所接触到的不是互不相关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傍晚的村落、墟里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而是由这些具体的景物构成的一种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体味到作者那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至臻完美的艺术境界。

板书:

摈弃世俗、回归自然→田园景色、至美至乐→本性复苏、心旷神怡

三、问题探讨

1、《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2、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⑵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

⑶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

⑷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簿(其一)》)

⑸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设题意图:品味语言,发挥联想和想像,揣摩诗歌的妙处。)

3、探究,了解诗人的艺术情趣。

讨论、交流:能从《归园田居》诗的学习中,谈谈你所感受到的陶诗的艺术风格吗?

小结:诗人描绘的是常景,抒发的是真情,阐释的是至理,挑选的是“易”字。常景、真情、至理、“易”字,这就是陶渊明的艺术情趣,这就是陶渊明一生的艺术写照。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主做小结。

五、布置作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0)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愤怒与惋惜(1)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7)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9)
名著故事梗概
父母的爱
《开国大典》观后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6)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3)
《灯光》梗概
《开国大典》观后感(5)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5)
平面设计师资格证需要考什么
施工新手 教你怎样看图纸
120条建筑设计经验分享
逆作法施工技术
楼梯构造常识问答
重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区别
计价依据的分类
不说就忘的争议费用
如何应对在工程造价上钻空子
预算编制依据
工程造价的计价种类
墙体构造常识问答
建筑行业潜规则汇总
钢筋砼工程工程量的计算
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四步法
《乌鸦喝水》写作指导:童年趣事
《乌鸦喝水》美文欣赏:狐狸与乌鸦
《乌鸦喝水》范文习作:童年趣事
《乌鸦喝水》趣闻故事:乌鸦本是吉祥鸟
《司马光》考点练兵(一)
《司马光》考点练兵(二)
《乌鸦喝水》美文欣赏:冬阳 童年 骆驼队
《司马光》随堂练习:提高篇
《司马光》重点字词的意思
《司马光》随堂练习:巩固篇
《乌鸦喝水》教案 二
《司马光》老师语录
《司马光》重点字词梳理
《乌鸦喝水》训练素材
《乌鸦喝水》教案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