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
翻新时间:2023-08-07
《兰亭集序》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
《兰亭集序》既是名帖,也是佳篇。作者立足于兰亭盛会,重在兴怀、抒志。羲之文如其书。其书妍丽劲健、力透纸背,其文隽永飘逸、入木三分。寓沉郁顿挫于行云流水,字里行间暗藏锋芒。
兰亭集会规模盛大,三教九流,群贤毕至。其中不少贤士名流代表当时封建士大夫一族,他们崇尚老庄玄学,追求清静无为。思想中的消极成分使其生活放任自由,消极颓废;文学创作中逃避现实、出世入仙的情调很浓。文中作者一反谈“玄”、崇“老”、尚“无”的腐朽社会风气,以比较积极的态度对待世事人生。文中多次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如“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字里行间暗含作者对人生的眷念热爱。除此之外,作者还引用孔子的“生死亦大矣”来批判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羲之的处事态度与人生准则。死是人人都要面临的事,既然死不可以选择,那为何不让我们生的更灿烂更现实呢?虚无缥缈的生,生不如死;充实无憾的死,死又如何?生命诚可贵,生死是大事。吾辈不可等闲视之。有生之年,应多干实事。王羲之本乃封建士大夫,但他表现出不与同辈、世俗合流的高洁品行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体现和捍卫了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在政治恐怖、统治集团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的东晋官场和社会,士大夫们普遍明哲保身,出世入仙。而王羲之独秀一枝,并著文批判之,实在难能可贵。
除此以外,本文语言情深意笃、不事雕饰、兼骈散之长。与东晋文坛追求骈辞俪句、华而不实的文章形成显明的对比,以重内容抒心志求真务实的语言实践批判了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具有积极意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东邪西毒果然毒
- 我的同桌
- 我喜欢的老师
- 球迷老爸
- 我的缺点和优点
- 我身边高尚的人
- 我的爸爸
- 不..不是吧!
- 我有些胆小
- 我们班的“71”号
- 我班的男生
- 让我喜欢又让我“嫉妒”的朋友―――胡馨予
- 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
- 我的三个老师
- 我的爸爸好谦让
- 村镇建设和规划
- 修建性详细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关于城乡规划管理的思考
- 关于城市绿色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分析
- 试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 浅谈城市老旧住宅改造
- 传统小城镇街道景观整治初探
- 关于高层建筑中的城市规划设计探讨
- 浅析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
-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问题分析
- 惠州西林美岸项目前期策划研究
- 城市空间的公共政治规划策略
- 有关生态型城市的规划标准研究
- 加强城市规划,推进城市发展
- 论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制度
- 《秋游》教材分析
- 《问银河》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 《猴子种果树》教案之一
- 《问银河》教案之一
- 《秋游》课文在线朗读
- 《问银河》教案之二
- 《问银河》练习设计
- 《猴子种果树》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 《问银河》教案之三
- 《问银河》教学设计
- 《会走路的树》教案之二
- 《会走路的树》教案之一
- 《英英学古诗》教案之二
- 《2008,北京!》课文内容
- 《会走路的树》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