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3
生命的大无奈──解读《兰亭集序》的情感印迹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以其独特的关于生命的思考,留给后人以种种的余响。作者在这仅仅324字的序文里,借题发挥,深深地烙上了自己主观情感的印迹,那就是由“乐”而“痛”,再由“痛”而“悲”。
情缘于事,而“事”又无不染上了“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谓贤者雅聚之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此是环境幽雅之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称气候宜人之乐;而“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以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最是赏心悦目之乐了。五“乐”齐臻,生命的意识,也便圆融在深邃的时空之间,体现出一种极致:“信可乐也。”
然而,生命的自觉,必然由生之“乐”而转向死之“痛”,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于是,作者的情感也为之陡然一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即使“相与”于良辰美景,即使那“相与”充满了了欢歌,可生命的时钟还是敲得那样的急促。无论是静者,“悟言一室之内”静心养身也好;还是躁者,“放浪形骸之外”寄性山水也罢,生命的状态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生命的感受却异样的同一:生命置于美好的境地,总是“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而事过境迁遁入老境之时,又不免感慨横生。“感慨”生命的内在愿望,永不满足;“感慨”生命的外在世界,流徙不定;“感慨”生命,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只能是白驹过隙;“感慨”生命的一切美丽,“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更“感慨”生命之长短之存灭,全然取决于自然的造化,以及最终的殊途同归。“死生亦大矣”,自古如斯的这样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命题,也就直接指向了生命的软肋处,真可谓大“痛”。
“痛”之余,“悲”之心也就油然而生。“悲”,生命的这一缺憾;“悲”,生命的这一缺憾的无法弥补和纠正。昔人之“兴感”,加深了这种“悲”的意韵;时人之“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也为这“悲”笼罩了一层迷幻的色彩;而“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更是生命的一种大无奈了。
也许正是鉴于此,王羲之才“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作序记胜,展示生命的风流,彰现生命的辉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劳动者赞歌——建筑工人
- “我““的说明书{人类简介真实版}
- 特殊的劳动
- 我的外公
- 张小杰,爱上你不放弃
- 最“狠”的老师
- 劳动者赞歌——警察
- 淘气的家伙----老妹
- 唉,我这个老爸
- 我家的“醋坛子”
- 张啸峰简介
- “傻子”妈妈
- 乱糟糟巫师
- 我的外公
- 我的同桌
- 从《语文学习》看语文教学改革的实际推进
- 承包权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一创新思路
- 论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 陕北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发展策略(1)论文
- 西部地区规避产业梯度转移风险的对策研究(1)论文
- 法国法上无生物责任法则的生成与发展
- 促进广州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1)论文
- 关于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 法律方法及其运用
- 河南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战略构想(1)论文
- 广东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可行性探讨(1)论文
- 略论北京后奥运经济发展问题(1)论文
- 发展绿色食品大豆产品 促进黑龙江省大豆产业振兴(1)论文
- 风险管理视角下独立学院体育伤害事故对策研究
- 辽宁省就业压力分析及其缓解策略探讨(1)论文
-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 《祖父的园子》教学思考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 寻觅自由与爱──《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